作者:米丽宏
书房,是一个人的私密空间。除了可以用来藏书、读书、写书,它还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修行的场所、精神的河床。古往今来,闻名于世的书房很多,以书房为内容的文章也不少,但将书房以一本书的形式全景呈现的却不多见。近日,作家冯骥才推出散文随笔集《书房一世界》,辑录了70余篇文章。每篇文章的篇幅均不长,或三五百字,或七八百字,最长不过千余字。丁香尺、板凳佛、老照片、龙山玉、石虎、手稿、笔筒、老黄历、意大利小本子……作者着眼于书房中的一物一景,讲述缘起细节,串联阅历片段,引出难以忘却的回忆和人生收获。
《书房—世界》作者:冯骥才,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月
书房的名字,往往寄寓着主人的心志和抱负,如刘禹锡的“陋室”、沈括的梦溪园、赵孟頫的松雪斋、徐渭的青藤书屋和高莽的“老虎洞”,各有其趣。而冯骥才的书房名曰“心居”,意即“心灵居住的地方”,就如湖泊静静托浮着他的思考和梦想。作为一个真诚、有远见的作家,冯骥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可以说,他选择了一条边缘的道路,别人对此多有不理解。他曾坦言,当他结束风尘仆仆的行程回到书房写作,皆因心言难抑,非写不可。他说:“我相信,人的力量最终还要从自己的身上和心里去寻找。”书房,是他精神的原点,也是振奋心灵的起点。
他的书房里有文玩、奇珍,更多的是平常物件儿,却又有灵魂、有故事。他的书桌上有好友张宗泽送给他的丁香尺,原木,不着漆,不雕饰,但香味殊异,清新沁人。每当他伏案写字,香气悠然入鼻,似有仙人飘然而至。作者对它倍加珍爱,更是因为它承载着朋友的一片真情实意。《西晒的小窗》一文中的小木窗,不仅有来历——三百年前的徽州定制,包浆厚润,气韵幽雅,而且有巧合——居然与他书房的西窗尺寸正好,上下左右严丝合缝。作者依循古人办法,在窗扇背面贴上温州皮纸,绵密柔韧,透亮又隔光、隔热。每逢夕照,雪白的皮纸金红明亮,窗格之影宛如墨画,十分美丽。
文人的心里总存有一大一小两个世界。大世界是庙堂、江湖、高山、大河,而书房则代表了他的小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两个世界的互相印证和补充。书房以外,作家投身于芸芸众生;回到家,书房便是踏实的靠背,心灵的港湾。在本书序言中,冯骥才说:“书房里的细节也许正是自己人生的细节。当我认真去面对这些细节时,一定会重新认识生活和认识自己;当我一个一个细节写下去,我才知道人生这么深邃与辽阔。”(米丽宏)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4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