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柏乡城

三打柏乡城

从1937年10月到1945年10月,我英勇的柏乡人民,为推翻反动统治,共对旧柏乡城进行了三次攻打。客观地说,前两次由于时机不成熟,兵力、武器和敌人有较大的悬殊,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在太行军区和冀南军区联合进攻下,通过半个月的坚持不懈努力,我军以牺牲56人为代价,拿下了柏乡城。

一打柏乡城

1938年春天,由柏乡县南马村赵向乾在西黄村组织一群热血青年成立了“柏乡县抗日游击自卫队”。人数约300人,枪支为长短枪不等。成立后的宗旨就是打鬼子、杀汉奸、保家卫国。

1938年春,为了配合抗日的正面战场,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胥光义与第二支队司令员程光启,根据上级指示,决定集中以冷池哉为大队长的东纵挺进大队为主的冀南部分正规部队,加上柏乡、尧山、隆平的地方武装,对平汉铁路北起鸭鸽营南至官庄的路段,实施大破袭。柏乡抗日自卫队和群众负责破坏鸭鸽营至镇内段的铁路。农历四月五日晚10点,赵象乾、张望溪率领部队和群众到达执行任务的地点。他们用铁镐、铁锤、铁锨等工具扒铁轨、拆枕木。到凌晨,顺利完成任务,撤回柏乡。共破坏铁轨5处,烧毁枕木200余根。八路军正规部队、地方游击队和群众共同合作实施的这次大破袭,使平汉路十几天不能通车。

此战役的胜利,让战士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乘胜追击,打鬼子,大伙一致决定选个时间攻打柏乡县城。

为了摸清县城内日伪军兵力部署、武器等情况。农历四月初六,赵象乾派出赵士清(象乾的叔伯弟弟)等几位侦察员,要他们化装混进柏乡城里侦察敌情。出发后,赵士清路经营儿村时,被活动在那里的维持会人员抓住,有人认识这个人是赵象乾的弟弟,就把赵士清当场枪杀。

四月初七,吃过晚饭,赵象乾、刘胜德指挥队伍,乘着夜色,走小路,从西黄泥村出发,三个小时后抵达柏乡城下。为了防止柏乡敌人向高邑敌人求援,事先割断了敌人的电话线,但还是被敌人发觉了,敌人从城墙西南角用绳子放下人,跑到高邑报信了。快半夜时,抗日自卫队发起进攻。由于柏乡是砖城墙,高二丈四尺,城墙外是护城河,城门紧闭,难以接近,只是冲着城墙上边打枪,惊扰敌人。这时,已是四月初八。黎明时分,从高邑方向前来增援的日伪军接近柏乡,我军只好向东北方向撤退。担任掩护任务的一个排与追赶的敌人展开激战。赵新耀(又名赵要,柏乡南马村人)使用一支捷克式步枪,据守在石家庄村边一个场屋里阻击敌人,子弹连发,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另一名战士王建(柏乡邢村人)在场屋外,趴在麦地里射击。敌人竟不知道有多少八路军,不敢再前进。

我大部队撤远了,敌人仍不敢前进,最后用重机枪把场屋打散,赵新耀、王建二人在撤退途中,被子弹打穿胸部,壮烈牺牲。敌人气急败坏,疯狂而残忍地把两位烈士的头颅用砍刀割下,挂在柏乡西城门示众。路过的群众无不掩面落泪,。据老年人回忆,两个头颅都是满脸血污,一个闭目安详,好似睡着了。一个怒目圆睁,好似天神下凡。三天后,我地下党通过县城里的暗线,用3块银元买通伪军,才把烈士遗体背回来。农历四月份,天气较热,烈士的遗体都腐烂了,脖子上全都是白色的蛆,惨不忍睹。都没法跟家属交待。

赵向乾安排人用几尺白布把烈士遗体包裹,装进棺材,在西黄村东大寺前召开了追悼会。副队长白笑天致悼词。会后,赵向乾领着几个战士,将烈士灵柩送回家。

到家后,赵要的娘要开棺见人,赵象乾不让开棺,老人坚持要开棺。打开棺材,赵要的娘看到没头的儿子,说了声“是个没头的鬼啊!”就昏了过去。赵象乾扶起老人,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赵要的娘精神近乎崩溃,连续四五年,每每想起来死去的儿子,就拉长音喊一声“要二———”

第一次打柏乡城失败了。究其原因:城里的鬼子凶狠野蛮,伪军死心塌地为鬼子卖命,两者结合起来,敌人的力量是强大的。要打跨敌人,消灭敌人,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抗日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二打柏乡城

1938年农历八月,东进纵队(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经研究,决定再次攻打柏乡城,让抗日政府进城,由县大队驻守,尽早结束流浪的日子,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这一仗的参战部队是八路军三八六旅六七九团和县大队。陈司令员在宁晋县大南里村坐镇指挥,第二支队(冀南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冷池哉任前线指挥。赵象乾、赵忠孚率县大队进驻三里铺,截击石家庄来敌。一个中队埋伏在白楼村一带,阻击打高邑的增援之敌,六七九团进驻三里铺。

二十七日下午,县大队组织民工用大车往县城运杉木杆,绑扎梯子,供攻城时爬城墙用。傍黑,各部召开战前动员会。晚饭后,部队开始向城下运动。近半夜时,冷司令员下令发起进攻。赵象乾等率县大队负责攻打城北门。战斗打响,部队奋力攻城。因为绑扎的梯子高度不够,爬不到城墙上边去,再加上城墙上的日份军顽固抵抗,攻城不下,部队遂撤出战斗。这时,已日出东方,高邑的增援日伪军乘三辆汽车未经白楼,而是从镇内方向绕道开过来,相乡城内的日伪军也涌出城北门,尾追不舍。在南郝村东与县大队开打。战斗异常激烈,敌人火力很猛,县大队边打边撤。因为这里一马平川恰巧庄稼已经收割,只有一片葱地,无法隐蔽,县大队战士完全暴露在日伪军的火力下。三中队战士秦书学(宁晋白侯村人,小名秃学)被敌人的子弹打穿腹部,肠子流出来,战友要背他走,他说:“不要管我,你们赶紧走。”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

正在万分危急时刻,冷司令员率团从八里庄赶来支援,压住了敌人的火力,县大队才撤下来。稍作整理,赵象乾又带领县大队返回,参加战斗。敌我双方激战到下午,驻柏乡县的日军中队长高桥正太郎被我方击中成重伤,敌人马上撤退,高桥正太郎回到柏乡城后死亡。鬼子在他的丧命处(南郝村西御路边上)立碑纪念这名罪恶的侵略者。解放后,50年代初,石碑被当地人民砸坏一角。

这一仗,打死日伪军10余人,打伤日伪军近百人。县大队和八路军阵亡38人,其中,县大队牺牲的还有孔令芝(柏乡西苏村人)、李常(柏乡固城店人)、赵凤英(柏乡北小京村人)、赵书民(柏乡东小京村人)。

第二次打柏乡城虽然有正规部队参与作战,结果仍然失败了。究其原因是大意轻敌,准备不足。这让柏乡抗日军民认识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残酷的。要挽救民族危亡,赶走日本鬼子,必须扩大力量,积小胜为大胜利。

三打柏乡城

一九四五年秋,我冀南部队一部配合县大队荡平敌人各据点碉堡后,进而将县城四面紧紧围住。柏乡县城是一座砖城,城垣雉堞完整,既高且厚;城下护城河堑宽壕深,易守难攻。当时隆平、尧山、高邑、临城相继解放,溃败漏网之敌均遁入柏乡城内,与柏乡伪警备队合流,共约1500余人,企图凭险固守,负隅顽抗。我围城部队鉴于敌人已成瓮中之鳖,采用围而不打的战术。我军各连队在驻地村庄每日出操、学习,帮助群众劳动,似乎不是在前线作战,而是在后方整训。只是严密封锁县城,监视敌人,不令其出入。城内敌人则紧闭四门,驻守城上,日夜巡逻,唯恐我军爬城袭击。敌我双方对垒月余,我军只是每日傍晚例行一次政治攻势,瓦解敌心。

九月中旬,国民党军企图打通平汉铁路,孙连仲部自新乡出发北上。十月下旬,高树勋、马法五等三个军侵人磁县、邯郸地区。我解放区军民立即奋起自卫,于是发生了邯郸战役。邯郸战役一起,我围城部队奉命南下参加战斗,解放柏乡暂告停止。

我军走后,伪军料到我军还会复来,于是便乘这个机会加强修筑城防工事。首先他们把城四周村庄与城之间的大小树木一律砍倒,扫清视界。树枝拉到城下,栽在护城河外堤岸上作为鹿砦。其次把城墙上的垛口都加盖棚顶成为碉堡,使伪军士兵吃住都在城上,便于日夜守城。这年雨水勤,午河长期流水,伪军在午河上游刘家场一带据开河堤,让河水漫溢于城郊。然后,再把东门外午河石桥堵死,使河水不能东泄,积留在城周围田野里,形成沼泽。伪警备团长冯潮宗夸口说:“柏乡城已是铜墙铁壁,任八路军千军万马也难攻破。”

十一月初,我太行部队司令员秦基伟率太行分区34、35、36三个团,会同冀南二分区的两个团挥师北上,再度将柏乡县城团团围住。第二次围城后,我军仍本着和平解放的宗旨,派凌家桥杨说和带信到城内劝降。杨说和来到伪警备队部,见到伪警备团长冯潮宗,说明情况,把信递了过去,冯看信后说:“常言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次我不杀你。回去告诉八路说,老子还没有学会投降。滚吧!”杨说和返身要走,忽然想到回去交待应该有个凭证。于是又回转身来说:“能不能给我写个收到条呢?”话还没说完,旁边的伪书记官陈静波说:“好吧,跟我来!”到外边,陈命人将杨说和的一只耳朵削下,说道:“这就是收条。”痛得杨说和捂着鲜血淋漓的耳根,连忙跑出城外。

劝降既然不成,我军便准备攻城歼灭敌人。秦基伟司令员召集各团、营长到冯上京指挥部举行军事会议布置任务。秦司令员首先听取了各部连队驻地的情况,然后宣布攻城方案。第一,先行炸开东门外午河石桥,泄去城周圆的洪水,开辟攻城道路。第二,攻占南北关,挫敌士气,使整个县城暴露在我军火力控制之下,让敌人四面受敌。分散其兵力。第三,进行坑道作业,逼近城墙,实行爆破,炸开缺口,突击强攻。各团、营长接受任务后,便各回本部传达准备去了。

城内伪军拒绝劝降之后,预料将会发生一场攻防的恶战,便也举行了军事会议。会议由伪县长武士骏主持。会议决定:一、成立五县联防总指挥部,由冯潮宗任总指挥、魏增春任参谋长。在东街操场举行阅兵式,检阅武装力量。二、征集四街青壮年到城上站岗放哨,协助守城。三、向城上运送砖头、石块以备紧急应用。敌我双方都在积极准备,部署行动,攻防的恶战不可避免了。

十一月二日午夜,忽然一声轰隆巨响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大家都以为我军攻城了,屏息静听,却又寂然无声。第二日清早,田野里的积水退落,人们才知道八路军夜里炸开了东门外的石桥,伪军发觉洪水退落,惊慌万分,他们曾寄希望于洪水,认为它是巩固城防的一大天然屏障,是我军攻城难以逾越的自然障碍,今洪水防线被破,便千方百计想办法拼命去堵。但伪军堵了一天也没有堵住。

四日晚,我军发动了向南关的突袭,担任突袭的连队是冀南部队33团某连,有邢连长带领。他们驻守在杨家庄。这是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庄,离城不过百余米,距东面的南关也只有二、三百米左右,是我军离城最近的一个前哨据点。突击便从这里开始。南关南头玉皇阁上驻有伪警备队的一个中队。他们白日驻守阁上,与城东南角和西南角的敌人构成交叉火力网,防止我军接近城墙。夜里能见度低,他们便在南关中部东西两面民房的凸出部分各增设一个哨所,白日仍退回玉皇阁上。事前我军没有侦悉这一情况,又由于是突袭,不能预作火力侦察,而南关西面的这个哨所正对着杨家庄,所以我军一出杨家庄便遭到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封锁住前进的道路。战士脚下是一片泥泞不堪的开阔农田,毫无遮拦,既不能快速跃进,又不能匍匐爬行,只好弯腰持枪前进。待冲到南关村边时,又被一条护关河挡住,几次冲锋,终不能突入南关,邢连长和30多名战士均壮烈牺牲在南关河沿上。

突装南关未成,第二日夜间我军便转攻北关,由驻守凌家桥的太行部队突袭。这次接受南关失败的教训。事前对敌人的火力部署作了详细的侦察。北关东北角上有一座三间的独立房屋,四边无毗邻,也设有敌人的哨位。于是便选择这里作为袭击的目标。夜晚,20名狙击手,组成一个加强班,携带炸药,由一名排长率领,用木板搭在北关东面敌人临时挖掘的护关壕上,蹑手蹑脚地进人独立房屋。敌人丝毫没有发觉,战士便连夜用砖石把门窗堵住,只留下射击孔,在屋内潜伏下来。天明,敌人才知道我军楔人北关,建立了桥头堡,便千方百计拼命要拔掉这颗肉中刺。怎奈这座房屋与北关其它民房不相连接,距离都在四五十米之外,只要一露人影,便遭到狙击手的射击。敌人只能在远远的房上投手榴弹、掷火把。企图把这座房屋炸毁或烧掉。因为距离远,敌人投掷了大半天,丝毫无济于事。敌人于是又派出一个小队把北关街东民房逐户挖通接近我军,但在我军英勇还击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人夜,更深人静,潜伏的我军战士走出独立房屋,跃进到北面的三皇姑庙。采用湿棉被和桌子做成的“土坦克”(“土坦克”就是两人在桌子底下向敌人靠近,由于湿棉被能防子弹,故叫“土坦克”),沿着庙的北墙根向西运动到北关北头的敌人碉堡-玄帝阁下,挖掘隧洞,把一个25公斤的炸药包塞了进去。玄帝阁上伪警备队的哨兵发现阁下有人影走动,又听见挖掘的声音,急忙向伪小队长报告阁下发现情况。伪小队长赶紧向城内打电话告急,就在“喂......喂......敌人已经......”电话没打完,轰的一声巨响,敌小队长连人带椅子掉入洞里,做了我军俘虏。

敌人丢掉北关,北门失去屏障,随时都会被我军爆破。守城伪军大为恐慌,伪警备队内部更是一片混乱:有的愁眉苦脸,有的长吁短叹,有的大骂北关守军无能。伪县长武士骏见人心动摇,士气沮丧,立即召集小队长以上人员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上有的主张固守待援,有的主张弃城突围。会议开了大半天,争论不休,意见未能一致。入夜,我军四面进行总攻,暴风雨般的机枪声,闷雷似的追击炮弹爆炸声彻夜未停。天明,伪县长文武士骏再次召集会议。他说:“当前处境已十分危急,昨宵一夜激战,弹药消耗太大,如再这样激战下去,我军弹药就要告罄。国军新败,近期不会出动,如果弹尽援绝,我们必将全部覆没,不如弃城突围,虽无十分把握,但现尚可行。这里离元氏七十里路,一夜即可到达,夜幕茫茫,容易寻隙脱逃。”伪军队长们经过一夜激战。自知力量不敌,大家这才同意弃城逃走。八日黄昏,伪军从南门东边挖开的隧洞内鱼贯而出,集结在南关大街上,7时许,夜幕降临看不清人影时,他们才敢从玉皇阁下潜出,一窝蜂地拥上去镇内的公路,向西庄奔。到杨村窑附近又折而向北,从刘家场、马村一带高梁地里,狼狈地逃窜到石家庄去了。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九日(农历十月初五日),秦基伟率领部队进城,被日伪统治8年27天的柏乡城宣告解放。

隔热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7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三年大刀阔斧送福利 长沙老旧小区大变样
下一篇: 三批次压力锅不合格,部分产品可能爆锅,美香厨、美满、三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