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新发现

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陕西省宝鸡市下站遗址、陕西省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湖北省荆州市秦家咀墓地、湖南省郴州市渡头古城遗址考古新发现。

陕西宝鸡下站遗址发现祭祀遗迹1400余个

下站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是一处春秋至西汉晚期的祭祀遗址。下站遗址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共发现祭祀遗迹1400余个。

下站遗址全景。国家文物局供图

兽面形玉饰件。国家文物局供图

秦汉两代先后设鄜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北畤,分别祭祀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和黑帝,史称“雍五畤”。下站遗址为雍五畤之密畤,从公元前672年延续使用到西汉晚期。随着秦王朝的建立,雍五畤由诸侯国祭祀场所转变为大一统王朝国家的祭天祀典场所,系统展现中国古代祭祀制度和我国传统礼制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陕西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发现十六国墓葬罕见土雕仿木建筑造型

北城村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是十六国至隋唐时期的大型部族墓地。目前,已揭露出墓地围沟1处,围沟内墓葬285座。围沟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60米,围沟内墓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考古勘探发现十六国至隋唐时期墓葬301座,目前已发掘285座。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墓道均为东向。

东北部十六国墓葬(由西向东第二列)。国家文物局供图

陶铠甲骑马俑。国家文物局供图

北城村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墓园,墓地布局清晰、规划有序,延续时间长,生动再现了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迁徙到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

湖北荆州秦家咀墓地揭取竹简3900余枚 涵盖六艺、诸子等多领域

秦家咀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处东周时期墓地,其中墓葬M1093中出土大量竹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据介绍,M1093是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初步推断其年代为楚宣王至楚威王时期(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29年)。

该墓葬为带头龛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长方弧形悬底单棺,出土随葬器物19件(套),分别放置于头龛、棺外东侧、棺北侧,2套竹简位于头龛和棺北侧的竹笥内。

M1093头龛内竹简出土状况。国家文物局供图

考古工作者正给竹简排序。国家文物局供图

秦家咀M1093是目前出土战国楚简数量、文字最多的墓葬,楚简内容涵盖六艺、诸子、辞赋、术数、方技等诸多领域,是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的珍贵资料。尤其是出土《尚书·吕刑》为校勘传世文献具有重要价值,《齐庄侯侵晋伐朝歌》《叔鱼谏晋庄平公》丰富了历史人物细节,为史学研究增添新的资料。

湖南郴州渡头古城遗址出土三国时期吴国简牍近万枚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是汉代至六朝时期“临武”县的治所在地。遗址包括古城址(衙署区)、居民生活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区。衙署区平面近正方形,边长约100米,衙署区四周外挖有壕沟。衙署区外东北部约300米处是居民生活区,西北部10公里处为手工业生产区。墓地分布在衙署区外四周低矮山岗上,共发现3个墓区,初步探明墓葬约400座,年代处于西汉至六朝时期。

临武渡头古城2021年全景航拍照。国家文物局供图

部分出土简牍。国家文物局供图

渡头古城遗址是汉至六朝时期我国南岭地区古代城市的重要代表。考古发现构建了南岭地区汉至六朝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为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南岭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提供重要资料。

记者:韦衍行

来源: 人民网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高档断桥铝门窗

隔热门窗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1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4月槐荫楼盘热搜榜出炉:西城·济水上苑北区登榜首
下一篇: 5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改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