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
创业福地
云南高度重视创业工作,今年起开始实施“创业云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大创业”工作格局,打造“七彩云南·创业福地”品牌。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落地,一二三产业创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和生动案例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推出“七彩云南·创业福地”特别报道,跟随记者镜头,一起见证云南积极拼搏、踔厉奋发的创业实践。
海晏村
得名来自古语“河清海晏”
取自唐代郑锡《日中有王子赋》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海晏村隶属昆明市呈贡区大渔街道,面朝滇池,是昆明滇池滇池东南岸的一个古渔村,曾经是滇池流域唯一保留着周期性渔业,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原生村落。如今,若你近距离观察村中的田野,便会发现泥土中布满了螺壳,这些便是千年前人类留下的足迹。村里现在仍保留着清代以来云南民居的特色。
每逢周末,长长的青石板路贯穿全村,往来游人络绎不绝。在石板路的两旁,72道门、萧大中故居、吕祖阁等历史文物古迹建筑依然保存完好。2016年海晏村被评为昆明市第一个历史村镇,作为昆明最后一个古渔村落,海晏村在吸引着游客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让人感受着古滇山水乡愁。
为做大社区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致富,海晏社区居委会集体企业与当地国投置业公司合作成立海晏村运营管理公司,专门负责海晏村运营管理相关工作。按照“政府+村集体+国有企业+社会投入+农户”的初步思路,通过“集体+企业”成立运营管理公司方式共同对村内可经营性项目进行招商运营管理,加快推动村庄改造,实现海晏村整体规划统筹、合理布局,现场居住环境大幅提升,经营规范有序、村民收入增加,使其成为欣赏“最美日落”的“网红打卡”旅游目的地。
在政府出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由社区集体整合村内公共场地、房屋、设施或租用村民房屋,委托或租赁运营管理公司统一管理,由其负责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策划规划设计,通过自营、联营或出租等方式,按股比实现项目收入及分红。此外,由运营管理公司对海晏社区内保洁、安保、绿化、交通、设施维护等进行统一管理,优先招录用当地村民进行管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近年来,海晏村通过“七彩落霞”景观打造,充分利用网红沙滩的地理特点,年吸引游客量超200万,带动消费1亿元;吸引云南省福州商会等大型商会来投资,成功引进”贝丘渔场“、”云炉土窑“等商户70多家创业主体,实现租赁房屋98栋,涉及村民312人,创造就业超过360人,村民租金收入780万元,人均年增收2.96万元。
云南省人力资源保障厅 供稿
责编:谢祥睿
审核:郑海燕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3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