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份“贫困户退出申请”
在七星关广受称赞
写下这两份申请的村民
是碧海街道蚂蟥社区的张时敬和张静
可他们为什么要申请退出贫困户?
请看
▼▼▼
退出贫困户申请书
“感谢党和政府多年的关心和帮扶,现在我不愁吃、不愁穿,住房也修好了,每年还杀年猪过年,我申请退出贫困户,把政府的帮扶给需要的人。”11月20日、21日,碧海街道蚂蝗社区办公室先后接到了两张不同寻常的申请书。该社区四组村民张时敬和张静递交申请书退出贫困户,愿意将名额让给更需要的村民。
对年过半百的张静来说,虽然生活不如以前那般美好,但3个孩子都能自食其力,自己还能像以前一样正常生活,一切已是上天给予的最大恩赐。
2014年以前,离异后的张静在毕节城区开了一个安装铝合金门窗的小店,别看店面小,可不仅维持了全家的生活开销,还小有积蓄,那时张静的日子过得算是滋润。
2014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如噩梦般闯入张静一家原本平静的生活,作为家庭支柱的张静在医院躺了半年多。
“入院20多天没醒过来,医生说我成植物人了。”回忆起车祸时的情景,张静还心有余悸。
张静幸运地醒过来了,但左眼经过手术后再不如从前,记忆、视力等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入院期间所有的费用都由肇事方承担了,但出院后一年的康复期里,张静的店关了,也无法外务工,完全断了经济来源,当时,他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
因病、因学,张静的家庭面临空前的困难。2014年,蚂蝗社区通过精准识别,将张静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正因为如此,张静先后获得教育资助、养猪补助、种植脱毒马铃薯补助、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帮扶、5万元特惠贷等帮扶政策,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工作人员到张静(右一)家了解他退系统真实想法
2015年底,张静恢复基本劳动能力后,他利用5万元的“特惠贷”重新做起了之前安装铝合金门窗的小生意,生活开始慢慢回到正轨。现在张静3个孩子中有两个已经毕业外出务工,有一个虽然还在读大学,但基本能够自力。
“去年一年我就挣了7万多块钱。”现在张静不仅成了“小包工头”,还将几年前修建的三层毛坯房重新进行装修,住进了新楼房,再不用一家人挤在十多平米的小平房里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7年,张静家成功脱贫摘帽。但脱贫不脱政策,贫困户该享受的政策他家依然享受。
“感觉作为贫困户很丢脸,为什么明明自己能够劳动,能够自食其力,偏要靠政府?”张静说,现在他的经济条件好了,不需要党和政府再操心,希望将贫困户的名额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所以他申请退出贫困户。
蚂蝗社区支书朱红云告诉记者,在张静递交申请书的前一天,该组的村民张时敬也递交了一份。
张时敬家是2018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之一。其实在递交申请书之前,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张时敬已经不止一次跑到社区口头申请退出贫困户系统。
张时敬认为,曾经他没房住,老伴常年有慢性病,是典型的“药罐子”,而他本身也有肢体残疾,3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确实很困难。但这几年在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现在孩子们已经外出务工有收入,自己家也盖起了三层楼的大房子,每年还能养上三四头猪,“两不愁、三保障”已经达标,不需要再占用政府的扶贫资源,应该及时退出把名额留给需要的人。
张时敬修建的新楼房
“小时候我们都在上学,家庭条件不好,得到政府的关心和帮扶,现在我们都能自食其力了,就应该靠自己,我爸爸申请退出贫困户,我们都很支持。”张时敬的儿子张朗说,他父亲申请退出系统得到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他交上申请书后,还担心我们不同意他家退出,左说右说说了半天。”朱红云说,张静家虽已脱贫,但脱贫不脱政策,而张时敬家则是今年计划脱贫户,对于他们递交退出贫困户的申请,社区将及时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待研究决定后再答复他们。
总监制 | 叶荣
监制 | 黎秀禹 终审 | 向昆鹏
主编 | 穆立坤 编辑 | 张诚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 刘国艳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39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