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佛山三龙湾核心区内,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三龙湾学校(暂定名)在顺德区陈村镇正式启动建设。这是《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印发后,首个广佛两地学校跨区域合作的优质教育项目落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建设启动当天,陈村还发布《陈村镇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未来3年将投入不少于20亿元打造一批标杆学校增加一批优质学位,全力推动教育发展。气魄之大,足见决心。
梧桐枝繁百凤栖,教育是衡量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于陈村而言更是“关键一着”。
未来6条轨道穿过、12个站点落子,处于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核心腹地,是顺德融入广佛极点的重要平台,也是三龙湾对接大湾区的第一站,陈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决定了资源要素将大量涌入。而要将轨道交通优势转化为资源汇聚的胜势,联接人才留住人才的教育,必定是陈村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
三龙湾学校(暂定名)在顺德区陈村镇正式启动建设。
投20亿培育名校名师
陈村将迎教育大腾飞
不出三年,陈村的学校地图将迎来重大变化。
西部片区,有《三字经》作者区适子的故乡登洲村,未来的佛山文化地标佛山艺术中心,以及刚启动建设的三龙湾学校(暂定名)。3900个学位,84个班的办学规模,三龙湾学校将采取国有民办形式,定位为高起点、高定位、高配置的创新型学校,计划投入7亿元引进广州一流名校合作打造,建设成三龙湾教育标杆。
三龙湾学校将采取国有民办形式,定位为高起点、高定位、高配置的创新型学校。
东部的吴家围,轨道TOD站附近,一所48个班规模的新学校即将开建,拟打造成广佛融合发展引领区标杆学校。
南部新城区,一所36个班办学规模的学校正在筹建,打造方向为顺德窗口示范小学。
此外,陈村还将完成陈惠南纪念中学、陈村镇初级中学、潭村小学、梁钊林纪念小学等4所学校的重建、扩建。在备受关注的学前教育领域,陈村也提出要以村改的力度推进普惠幼儿园建设,投入超亿元充实学前教育力量。
综合人口增长和区域发展实际,“未来3年,全镇将新增1万个优质学位、8千个宿位,新(改、扩)建7所学校,新增5所普惠幼儿园,建成高位均衡、全面优质的义务教育体系,实现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陈村镇教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陈村的学校地图将迎来重大变化。图为顺德区陈村镇学校建设规划图
除了扩大教育资源优质供给,陈村还将在特色品牌打造上加紧发力,提升全镇教育质量。包括做大做强镇内初中,建成2-3个在全市领先的品牌学科,充分探索“智慧校园”建设,做强青云教育集团品牌等。
教育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育铁军,陈村提出将创新教师人才引进方式,探索镇级合同制教师聘任工作,将打破公办民办引入机制,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名校长和五类以上高层次学科教育领军人才,充分利用教育基金以及奖教奖学激励机制,给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等施展抱负的舞台。
从学位供给到特色提升再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陈村希望通过系列举措,到2023年打造成“聚人才、育英才”的教育高地,实现全镇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在三龙湾地区领先。
可以看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陈村的教育正迎来大腾飞。
而陈村也锚定了决心。在《行动计划》中,陈村明确提出今后要以“一把手”工程强力统筹、推动突破,举全镇之力,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用3年时间推动全镇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品质教育。
牵手广州对标一流
以教育引领城市品质提升
三年投入不少于20亿元,以“一把手”工程强力统筹,把教育作为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品质提升的“先手棋”,陈村这一步,走得狠,走得准。
这首先由区位决定,6条轨道,广佛极点核心,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轨道密集度来看,陈村在顺德乃至佛山都稳占优势。
两个现象可以说明。一是从2020年以来,陈村的招商热度持续上涨,前来对接的企业不乏世界500强或者总部企业。二是2020年陈村镇常住人口突破22.8万人,连续9年实现正增长。
市场瞄准了这块区域,时间上更紧迫。预计今年年底,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佛山地铁2号线、广佛环线即将试运行,三条轨道交通串起的是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广州大学城及其背后创新资源以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随着三条轨道开通,人才流、知识流、高端技术流等要素必将充分涌动。
要承接好这些来自湾区的创新资源,必须有高品质的城市作为载体依托。而要留住这些创新资源背后的人才,就必须有高品质的教育进行覆盖。
在城市建设上,陈村将2021年作为“品质提升年”,以村改总攻和乡村振兴为战略重心,全面推进产业、城乡、生活、生态、服务品质提升五大行动。
至于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更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一家名企创造的是财富与就业,一座名山留下的是历史和底蕴,而一座名校,则可引领一个地方的希望与未来。”陈村镇党委书记黄志捷反复强调,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城市环境吸引力。
因此,即使一直是“教育名镇”,陈村依然“大手笔”对标广州等一线城市提升教育质量。三龙湾学校(暂定名)的建设,将引入广州一流名校管理;优秀名校长和领军人才将在全市率先面向全国招聘;同时,陈村还提出要携手广州南站片区,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为突破口,不断加大与广州名校的结对、交流,推动广佛同城跨区域深度合作。
诚然,一个地区的教育,不仅需要政府担当作为,同样需要各方力量支持。陈村,已凝聚好力量。不久前,陈村启动了面向全社会教育发展基金募捐。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来自大明铝材、申菱环境、科达制造等企业家和海外乡亲上台致赠支票。数据显示,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关心支持下,陈村目前已收到超5000万元的资金捐赠,预计截止到6月30日的募捐行动,将为有望推动陈村教育基金规模突破1亿元。
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关心支持下,陈村目前已收到超5000万元的资金捐赠。
“这种向上向善的强大凝聚力,将成为陈村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当广佛全域同城化排头兵的动力源泉。”黄志捷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全力下好教育“先手棋”,“轨道上的陈村”未来可期。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作者】 蓝志凌
佛山大课堂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7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