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基铝用途

文章目录:

1、邮包暗藏“玄机”?杭州警方敏锐察觉侦破贩毒大案2、你身边是否存在硒鼓的伤害 当心致癌3、研究人员开发出智能窗户:可在冬季保温,在夏季散热

邮包暗藏“玄机”?杭州警方敏锐察觉侦破贩毒大案

口述:浙江杭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孙江辉

某地一处烧烤摊前,两名男子刚一碰头,就被蹲守的民警摁住。从他们身上,民警分别搜出一把10厘米长的双刃匕首……这是浙江杭州禁毒民警孙江辉经历的惊险时刻,而这两名男子是一起特大跨省贩毒案中的贩毒嫌疑人。

在第35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杭州警方披露了这起贩毒案案情。据警方介绍,这起案件涉案人员超过600人。该案的成功侦破,为公安禁毒部门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翻开了省际间集群打击的新篇章。

6月21日,孙江辉向记者独家讲述了这起大案背后的故事。

邮包的“玄机”

2021年2月的一天,我们正在市里开展寄递渠道毒品集中缉查行动。当天,我们检查到两个邮包时,专业仪器突然发出预警声。这两个邮包是从外省一家加工厂发到杭州的,仪器检测结果显示,包裹内疑似藏有大量毒品冰毒。

我们随即对邮包进行进一步检查。化验结果显示,里面装的并不是冰毒,而是一种名为二甲基砜的有机硫化物。而这些被查获的二甲基砜,由杭州一家工厂采购,用于正常生产。

虽然只是一场虚惊,但凭着十多年在缉毒一线的工作经验,我们不由得多留了一个心眼——

二甲基砜是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药物中。由于其物质形状与毒品冰毒十分相似,经常被贩毒分子用作冰毒的稀释辅料,与冰毒混合,在贩卖时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从而增加贩毒利益。

于是,我们从寄递渠道入手,开展了大量的分析研判和情报梳理,果然有重大发现——有大量装有二甲基砜的邮包被发往全国各地,这些收件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涉毒前科人员,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

这是巧合吗?他们大量购买二甲基砜,用途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正在从事贩毒活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次展开深入研判,并将研判结果上报给公安部禁毒局。经公安部禁毒局同意后,我们又对这起案件进行了深挖。

与“狐狸”过招

去年5月,在公安部禁毒局、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指挥下,我们开展了首轮集中收网行动。我们禁毒支队集结了杭州地区5个公安分局的精干力量,兵分五路前往其中的五个地市开展工作。

我所在的工作组奔赴的目的地,是中国东北部的一座城市,那里有我们的目标——刘某某。刘某某40多岁,之前曾因涉嫌贩毒被公安机关处理,他也是此次研判中发现的二甲基砜可疑买家之一。

毒品案件与其他类型的刑事案件有很多不同。毒品的藏匿、销毁非常容易,因此此类案件对证据链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让嫌疑人到案,抓捕时还要尽可能人赃并获。因此即使是一条很小的线索,我们可能都要跟踪几个月甚至大半年。

为了逮住刘某某,我们在那座城市一待就是一个月。那段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漫长,用“风餐露宿”形容毫不为过。我们和当地的缉毒战友们每天除了要四处取证外,还要在刘某某家门口蹲点,饿了在路边啃面包,困了就回车里眯一会儿。因为嫌疑人的生活作息不怎么规律,我们必须时刻精神紧绷,每天最多只能睡4个小时。

这其实是我们办案的常态。每一回办理毒品案子,我们都像是面对一个重大项目,每一步都在“精打细算”,考量必须面面俱到,还要制定周密的计划,以确保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准确的选择。

为了不打草惊蛇,每当刘某某出门,我们都只能远远地跟着。不得不说,他的反侦查意识特别强,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每次开车从外面回来或是到达目的地,总是习惯性地在附近绕几圈才停下车;有时快要经过十字路口时,他还会突然减速,待绿灯刚要跳转成红灯时,才加速通过……好几回,我们差点跟丢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的蹲守、跟踪和排摸,我们掌握了刘某某等人涉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和规律,并围绕刘某某梳理出20余名吸贩毒嫌疑人的30余处落脚点,为收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5月底,抓捕时机成熟,我们将包括刘某某在内的20余名嫌疑人相继抓捕归案。

隐蔽的加工窝点

刘某是我们此次东北之行抓获的最后一名嫌疑人,也是刘某某的关系人之一。刘某30岁出头,有正当职业。被抓时,他正在当地一座废弃体育馆的仓库里加工毒品。

抓捕那天,晚上8点多,天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我们在当地警方的领路下,摸到了那里。通过体育馆一楼一扇半开的小窗翻进场馆内部,沿着一条堆满杂物的狭长走廊,找到了这个位于最深处的毒品加工窝点。

那是一个有着两间房间的小仓库,面积不到10平方米,条件非常简陋,没有窗户,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冰毒刺鼻的酸味,让人感到特别恶心、压抑。

仓库中间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满满当当地摆着烧杯、计量器等器皿。其中一只大烧杯正在火上加热,里面满满装着制毒原料。

看见我们冲进来,刘某一脸慌张。趁他来不及作出反应,我们将他一把摁在地上。面对我们的询问,他一再辩称,自己从小对化学感兴趣,躲在这里,只是为了做化学实验……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人赃并获。

刘某落网的第二天,我又马不停蹄赶往2000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去增援那里的同事……

在首轮抓捕中,我们与各地警方协同作战,共抓获贩毒嫌疑人160名,前期情报准确率达100%。

御毒品于城外

首轮抓捕取得丰硕战果,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去年6月23日,基于我们前期工作的突破,公安部禁毒局组织全国多个省市公安机关召开浙江杭州专案工作视频调度会,部署下一阶段如何收网。会后,我们杭州禁毒支队先后调集全市300余名警力分赴多省,开启多轮次收网行动。

通过我们与多地警方的联合侦查,到目前,该案共抓获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吸贩毒人员600余名,缴获毒品47.5千克、制毒辅料30千克、枪支6把及子弹若干。整个战果得到公安部禁毒局的肯定。目前,这起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起贩毒大案成功告破,我们算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份荣耀既属于我们,也属于全国各地的公安缉毒兄弟。而且,这次“由点到面”的全新模式,也为我们日后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如何从毒品辅料买卖的边缘产业入手进行研判,实现对毒品犯罪的源头打击;如何通过跨省协作,打造“全国公安禁毒一盘棋”局面,从而让打击更有力度。

从杭州入选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这一年,我们杭州缉毒民警一直在努力,御毒品于杭城之外,守护好这块金字招牌,守护好老百姓的平安。禁毒工作永无止境,我们也将继续不辱使命。

来源: 浙江法制报

你身边是否存在硒鼓的伤害 当心致癌

2015-12-02 05:50:00 作者:金墅

【中关村在线办公打印频道】从80年代开始(对,你没看错,是八十年代就有了“霾”),几乎每年秋季,华北地区都会出现雾霾天气,这主要是气候和污染的双重叠加作用。因为夏秋换季时昼夜温差大,造成静稳天气,这种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随气流扩散排出。秋末本温度偏低、湿度高,容易形成雾天。不仅仅因为这样,近年来大城市由于污染物高度累积,非常容易产生雾霾。有人质疑放假期间北京市内机动车并不多,为何雾霾严重,但实际上短时间的车流变化并不会对空气起很大影响。

您说雾霾没有什么太大的短期危害?也许这还是您根本没有认清它的严重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在过去,大气污染的主要构成是降尘,而现在的灰霾,实际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化学物质。灰霾中混杂着很多有害物质,人体随之吸入这些霾尘,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并且大部分会被人体吸入。再者,雾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容易使得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带着”细菌、病毒,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这也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这其中最直接最可怕的就是致癌性!

地球只有如此之大,倘若室外环境都不可幸免,室内环境就万事大吉了吗?暂且我们先不说“关紧门窗,打开净化机”这样的“心理安慰”,就单凭室内制造污染的根源也许还不如“昏暗”的室外。环视你办公室的四周,假如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微观世界:地毯上蹦跳蠕动的寄生虫和细菌、那台被私自拆卸充粉的复印机……空气中五花八门的粉尘和病菌,您在承受着多少的威胁?

其实我们应该一一质问这些室内的“阴霾”!接触细菌和轻微的粉尘不可避免,但人类的抵抗能力天生具备,附着在呼吸道的粉尘可以随痰液排出;吸入人体的微量病菌可以瞬间被白细胞吞噬……这些您都完全不需要担心。可您是否有想过,有没有什么物质身体是无法对抗的?当然,看看你旁边正工作的激光打印机,那其中摇晃的粉末真是真正致癌的元凶!

这是一段来自百科辞典的定义:墨粉(又称碳粉)的主要成分不是碳,而大多数是由树脂和炭黑、电荷剂、磁粉等组成。墨粉经高温融化到纸纤维中,树脂被氧化成带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臭氧’。这种气体只有一种好处,就是保护地球,减少太阳辐射的危害。对人体本身没什么好处,会对人体粘膜造成刺激,容易提高哮喘发生率或是鼻子过敏,甚至头晕、呕吐等现象。

这是不是更像盛放化学品的罐子(骷髅标志)

我们甚至都知道,正品硒鼓贵!于是很多人投机取巧,要么自己打孔灌粉,要么购买某某县某某加工厂的伪山寨硒鼓。这并不是不行,但您愿意让这些不严谨的工艺伤害您和您的朋友家人吗?我们甚至都有常识性的认识,灌粉一定会造成碳粉外露,这些碳粉究竟有多么微小?我必须警告您,不要让他在还是粉状时接触您的皮肤,这些“黑心”碳粉会钻入你的身体!

“贵”的原因一定是存在的,对于如此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没有哪个大品牌会骗您!正品碳粉的主要成分是树脂,而山寨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碳黑有什么危害您还是自己去搜索一下)。正品硒鼓更多的是使用专业化和良心话的物质,比如蜡等,而代用硒鼓多含有“多环芳烃系列及二甲基硝胺”等物质,它们分别为国家权威发布的三、四号致癌物质。

这其实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似乎从某个网上“大集市”已经体会过国人造假着的“丧尽天良”,因为“打一枪,换一地”的概念使得这些黑心山寨很难被彻底消灭,但对于大品牌来说,他们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经费去研发去改进,说得简单易懂些,因为这些正儿八经的品牌有着搬不走的厂房,不得不供养的企业,这使得品牌正品必须看重质量,从根本得取消费者的倾心。

研究人员开发出智能窗户:可在冬季保温,在夏季散热

IT之家 12 月 18 日消息,据 NewScientist 报道,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能够在冬季自动保持热量并在夏季将其释放出来的智能窗户。

窗户贡献了建筑物中能量损失的 60% 之多。在炎热的天气里,窗户从外面被加热,将热能辐射到建筑物内。当外面很冷的时候,窗户从内部升温,它们向外部环境辐射热量。这个过程被称为辐射冷却。这意味着窗户在保持建筑物所需的温暖或凉爽方面并不十分有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 Yi Long 和她的同事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窗户,可以根据其温度自行打开或关闭这种辐射冷却效果。

IT之家了解到,该团队在玻璃的一侧添加了一层薄薄的二氧化钒,这是一种在 68℃左右从绝缘体变为导体的化合物。低于这个温度时,窗户会阻挡红外辐射的散发,这有助于将热量留在室内。超过这个温度,窗户允许热量从内部通过,并反射来自外部的热量。

当然,68°C 比夏天最热的时候的温度都要高得多,所以研究小组在二氧化钒中加入了钨,将过渡温度降低到 28°C。

此外,在玻璃和掺钨的二氧化钒之间,研究小组插入了一层名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透明塑料,这增强了窗户的绝缘性能。

“这是一个无源系统,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温度进行调整。没有必要用电,”Long 说。这意味着这些智能窗户可以安装在世界各地,并且全年都能工作。

在这种窗户能够在商业上可行之前,研究人员还需要做出一些改进。提高其耐久性和阻挡红外辐射的效率是他们着重要考虑的事情。

断桥铝合金门窗

高端隔热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8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三甲基铝危险品海运:国际货运代理如何保障安全运输
下一篇: 定制铝合金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