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法式铝合金门窗厂家地址

文章目录:

1、旧宫新语丨徐斌:与谁同坐——乾隆花园禊赏亭陈设考2、北京坊成时尚新地标 老字号生意冷热不均3、索菲亚美好生活方式20暨孕婴标准重磅发布,再创行业新高度

旧宫新语丨徐斌:与谁同坐——乾隆花园禊赏亭陈设考

本文原载于《美术学报》2023年第4期,38-49页,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一、引言

乾隆花园,也称宁寿宫花园,与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并称紫禁城四大花园。花园的修建与宁寿宫区域同步,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落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花园构思巧妙,在南北长168米、东西宽38米的狭长地块上,划分出四进院落,由叠石曲径、参天古木和亭台楼阁共同构成幽深隐逸的园林景观,显示出高超的造园艺术。禊赏亭就位于第一进院落西侧,是步入乾隆花园后目力所及的第一座建筑。(图1)

图1 禊赏亭的位置与现状(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提供)

乾隆四十一年的重华宫茶宴联句即以“宁寿宫落成”为题,其中,倪承宽赋诗禊赏亭:“春禊赏寻书法妍,胪讵参差诧昆阆。期惟曼羡轶乔佺,诗言其志祝同效。”[1]十七年后(1793),乾隆帝又特为禊赏亭作诗一首:“有石巉巗有竹攅,流觞亭里石渠盘。他年辽待临王帖,视昔由今正好观。”[2]两诗中的“书法”、“王帖”均点明禊赏亭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作品的密切关系。对兰亭的喜爱贯穿了乾隆的一生,宫廷内以兰亭为主题的器物涵盖了书法、绘画、瓷器、玉器、织绣、玺印、文房、家具等多种类型[3],禊赏亭也可视作这一主题的空间纪念物。

王其亨等学者指出,禊赏亭虽是乾隆花园西侧的小型景观建筑,但对于花园的整体立意却至关重要,“无论在援名用典、布局和造型处理等,都蕴涵着深永而微妙的意向,堪称点睛之笔。”禊赏亭与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遂初堂”在名称上也相互呼应。兰亭雅集中,王羲之为兰亭诗集作序,孙绰作跋,而遂初之名正出自孙绰代表作《遂初赋》。由禊赏以致遂初,乾隆帝以宁寿宫花园为兰亭雅集空间纪念物的设计理念愈发明晰,其归政隐居的思想也得到彰显[4]。

针对禊赏亭的研究,有将其视作流杯亭这一类型建筑的考察[5],也有将其作为个案的讨论[6]。总的来说,相关研究还可从以下方面推进:

(1)全面性。现有研究虽着眼于全局,却止步于建筑,并未涉及禊赏亭的内部陈设。而对于一个半开敞的景观建筑而言,外部环境、建筑本体、内部陈设共同构成使用者所触及的“表面”[7],相应地,也就需要三者结合的研究,从而明晰其空间特征和空间文化。

(2)代表性。除乾隆花园禊赏亭外,乾嘉时期宫廷内还建有多处流杯亭,如御花园、西苑、圆明园、避暑山庄、香山等处。从文献来看,这些流杯亭的陈设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因此,以禊赏亭为代表的研究,对了解清代流杯亭这一类型景观建筑的内部陈设具有借鉴意义。

(3)方法论。乾隆花园建筑群的原状陈设研究存在普遍的困境,即建筑的典型时期毫无疑问应是乾隆朝,但现存陈设档时代较晚。如何运用较晚时期的材料复原较早时期的陈设?本文以禊赏亭为例,通过活计档、奏销档、御制诗等时间节点明确的辅助材料,逐一考察晚期陈设档所载器物的制作和安设时间,弥补早期陈设档的缺失,再结合具体文物的考察,实现对典型时期原状陈设的复原。这一研究方法可为乾隆花园乃至清代早中期宫殿建筑的陈设复原提供参考。

二、建筑沿革

禊赏亭自乾隆三十七年兴建、乾隆四十一年建成以来,先后经历了嘉庆四年(1799)粘修槅扇、嘉庆二十三年(1818)檐柱糟朽、道光二十年(1840)加固檐柱、光绪二十年(1894)落架重建几个重要节点。(图2)

图2 禊赏亭的建筑沿革(作者自绘)

乾隆三十七年,奏销档显示对宁寿宫后路宫殿造价进行估算,预示着营建即将开始:

修建宁寿宫工程,殿座高大,所需大件物料甚多,非经年可能告竣。酌拟分年次第修理,请先修建后路殿座。……宁寿宫后中路……禊赏亭一座……以上三路宫门、殿宇、穿堂、楼台、亭座共五十五座,计二百六十二间……共估需银七十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七两八钱五分七厘,内除本座拆卸旧木石砖瓦抵除银六万四千七百九十五两七钱,净需银六十五万四千五百六十二两一钱五分七厘。[8]

乾隆四十一年,档案记载为宁寿宫各殿制作铺垫,表明建筑营造、内檐装修和主要家具均已到位,开始考虑器物陈设:

二十日,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报销用过缎纱布匹事……禊赏亭罗汉床:衣素坐褥一个、葛布坐褥套一个。[9]

嘉庆四年,营造司粘修禊赏亭南北山墙上的“竹式罩”五槽,共四十八扇。其中横槅扇十八扇,竖槅扇三十扇:

宁寿宫西路粘修,内禊赏亭一座,计三间,内粘补南北山竹式罩,计五槽,共计四十八扇。内横安十八扇,各长二尺四寸,均宽四寸五分,计折十三尺六寸;竖安三十扇,各长一尺三寸,均宽四寸五分,计折十二尺二寸八分。[10]

粘修之前的禊赏亭仍属于乾隆时期的风貌。从“三间”来看,建筑空间划分与今日无异。其“竹式罩”的样式也与今日槅扇相类。而“五槽”之数,也说明因其北面有廊连接旭辉庭,故北山隔扇仅为两槽,而南山三槽。但对比今日建筑尺度,文献所记横扇与纵扇的数据可能正好颠倒,应是“横安十八扇,各长一尺三寸,均宽四寸五分”,“纵安三十扇,各长二尺四寸,均宽四寸五分”。并且,从所有横扇均为同一规格来看,乾隆时期禊赏亭南北山墙的三间划分应是等距的,与今日明间大于两侧的情况不同。(图3)

图3 禊赏亭南北山竹式罩样式复原 (作者自绘)

嘉庆二十三年,档案显示禊赏亭建筑状况已经不佳,本应修理,但因钦天监查看后认为“暂未宜兴修”,计划搁置: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查勘具奏事,窃臣等遵旨查得:宁寿宫……禊赏亭一座,三面各接抱厦一间,天沟渗漏,正座明间前檐柱头榫口糟朽,现用木板包攅保护。……钦天监挈壶正博士等逐座敬谨查看,据禀惟禊赏亭明年暂未宜兴修,其余各座方位明年动工俱属相宜。[11]

道光二十年,对出现问题的天沟和前檐柱进行了简单的维修和加固:

宁寿宫西路禊赏亭一座,天沟加苫灰泥背,添安顶桩柱十根。[12]

光绪十三年(1887),禊赏亭即将倾倒,已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为此,内务府提出维修和报价计划,但直到光绪十九年(1893)才真正落架,并于次年上梁,完成了主体结构的重建:

总管内务府谨奏:……西路禊赏亭木植糟朽,势将倾倒,应即拆修建盖。……前檐柱木沉陷,角梁椽望糟朽,谨拟拆盖。[13]

禊赏亭一座,东、南、北三面抱厦各一间,俱拆盖。有碍北抱厦转角游廊一座,四间,拆盖。[14]

十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总管内务府大臣奏,据宁寿宫司员报称,本处西路禊赏亭于二十三日巳刻落架。同日奉旨:知道了。又奉懿旨:照旧修理。

二十年二月二十一日,工部右侍郎英年查看得,宁寿宫重建禊赏亭,以乐寿堂论,系坤方,本年四利三元太阳到方,宜修造坤方,择于三月初一戊寅日,天赦值开,宜用金匮,丙辰时开工。三月十三庚寅日,五合阳德,宜用金匮,庚辰时竖柱上梁。吉。[15]

对禊赏亭沿革的考察,折射出这座小型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禊赏亭的兴建源于乾隆帝临御六十年归政而营建太上皇宫的决定。嘉庆四年的第一次修理,时值乾隆帝去世的次年,标志着嘉庆朝政权的开启。嘉庆二十三年的第二次修理(未实施)、道光二十年的第三次修理、光绪十九年的第四次修理,分别对应嘉庆帝、道光帝、慈禧皇太后的58岁,应属于各自六旬万寿庆典的筹备工程。

进一步,也可以明确禊赏亭自乾隆四十一年建成至光绪二十年重建之间,建筑本体并未经历大的改动。而光绪二十年的落架重建,文献明确记载是奉慈禧皇太后懿旨“照旧修理”。所以,这里的“照旧”只可能是照乾隆时期的“旧”,即不改变乾隆时期的建筑形制。由此判断,光绪二十年重建后的禊赏亭,其建筑格局与空间划分应与乾隆时期差别不大。

三、建筑装饰

今日所见禊赏亭,其建筑装修及周边环境共同烘托出“暮春之初”、“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觞曲水”的兰亭主题。其中,彩画部分虽为民国十四年(1925)重绘[16],但仍使用花卉题材为主的苏式彩画,反映出“暮春之初”时节特征。亭北、东、南三面的叠石,烘托出“崇山峻岭”的环境特征。石质望柱、栏板与门窗槅扇的装饰均以“竹”为主题,暗示“茂林修竹”之境。东部抱厦下的流杯池,则代表着“流觞曲水”的主题活动。(图4)

图4 禊赏亭外部环境与建筑装修上的兰亭主题 (左下作者自摄,其余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提供)

四、内部陈设

(一) 兰亭刻石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禊赏亭内刊刻有“(乾隆)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17]。结合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七年,1782)判断,这应是禊赏亭落成之初的陈设,其位置很可能即今明间后部的六扇绘龙屏门前。(图3左下)而其内容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弘历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二是“弘历临董其昌书何延之兰亭记”。以下分述:

“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卷”的发现颇具戏剧性。乾隆三十五年(1770),皇帝新得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一卷,赏玩之余,回忆起内府旧藏的另一份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卷,二者参看,竟然是同一卷的上下两段!欣喜之余,乾隆帝作《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以记之:

内府藏董其昌真迹不下百数十种,所临柳公权兰亭诗其一也。搜集既多,未暇悉为题品,虽同入石渠上等,亦第以寻常董迹视之。兹复得其兰亭诗临本,忆与旧藏有相类者,因出香光临卷校之,则旧卷乃临兰亭四言诗十一人,并孙绰后序;新卷临五言诗十一人,卷后董自有跋。两卷纸幅宽窄正同,且与戏鸿堂帖所刻柳书首尾次序无弗吻合,其为全临通本而割为两卷无疑。[18]

不久,乾隆帝下令将上下两卷合裱,并题写了御笔引首:(图5)

图5 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卷(引首及卷首部分)(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三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贴内开本月十七日首领董五经交御笔藏经纸字引首一张、董其昌墨迹手卷一卷、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手卷一卷,传旨将御笔字引首一张、董其昌字手卷二卷合裱手卷一卷,钦此。[19]

对于拼合后的董卷,乾隆帝甚为喜爱,曾多次临摹。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夏日养心殿》一诗中记有:“近复临董其昌所仿柳公权书兰亭诗卷,命工摹勒上石,因殿阁微凉,有会公权联句诗意。”[20]由于对“复临”的成果较为满意,乾隆帝下令以新临摹的内容替换旧帖,重新装裱成“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手卷二卷:(图6)

图6 弘历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卷 (引首及卷首部分)(故宫博物院藏)

(四十三年)六月初五日,接得郎中保成押帖,内开六月二十三日首领董五经交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手卷二卷、御临董其昌仿公权书兰亭诗宣纸字二十张,传旨将宣纸字换裱兰亭诗手卷心二卷,钦此。[21]

次年,乾隆帝进一步萌生了合编“兰亭八柱”的设想。乾隆四十四年(1779)《题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记载:

今复以此卷及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本并为钩刻,合成八册,拟以兰亭八柱名之,虞卷本其昌画禅室中物,柳卷则戏鸿堂所镌,若褚冯两卷乃香光固未之见,皆唐时名迹,并搜集上石,足傲香光矣。[22]

为盛放八个手卷,特命造办处制作了“兰亭八柱插屏匣”。经过几轮的修改,最终成做的插屏匣正面八个抽屉,自下而上分别题为“虞世南临兰亭帖(画禅室石渠宝笈上等)”、“禇遂良摹兰亭帖(续入石渠宝笈上等)”、“冯承素摹兰亭帖(续入石渠宝笈上等)”、“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养心殿石渠宝笈上等)”、“内府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原本”、“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续入石渠宝笈上等)”、“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23]。前述董卷和乾隆御临董卷分别纳为第七卷和第八卷。抽屉两侧刻御制对联一副“叙诗荟美由今昔,临写存真在晋唐”。背面由贾全雕刻《兰亭记图》,图中刻绘了兰亭雅集的主要人物并标注姓名。左上角题有御制诗一首:“赚来自萧翼,举出本元龄。真已堂堂佚,搨犹字字馨。谁知联后璧,原赖弃前型。恰尔排八柱,居然承一亭。擎天徒躗语,特地示真形。摹固得骨髓,书犹辟径庭。董临传聚散,于补惜凋零。殿以几余笔,艺林嘉话听。”[24](图7)

图7 兰亭八柱插屏匣 (故宫博物院藏)

而“弘历临董其昌书何延之兰亭记”[25]甚少载于档案,可见乾隆帝对此并不十分重视。结合下文即将讨论的其他陈设器物的制作时间,禊赏亭内所刻“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为“弘历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的可能性较大。

图8 圆明园“兰亭八柱亭”的石屏和石柱(现存北京中山公园)(作者自摄)

这种于流杯亭内陈设兰亭刻石的形式,同样见于圆明园坐石临流的“兰亭八柱亭”。嘉庆帝赋诗此景曰:“修褉清游晋永和,仿成亭子俯平坡。山屏镂刻图全展,石柱周环帖遍罗。曲水纡回通别渚,茂林幽邃荫崇阿。岂同觞咏怀今昔,几暇肩舆偶一过。”[26]此诗作于嘉庆元年(1796),反映的仍是乾隆时期兰亭八柱亭的情形。诗中记载的“山屏”和“石柱”今存北京中山公园。(图8)据作者现场考察,石屏一面雕刻《兰亭记图》,与前述“兰亭八柱插屏匣”背面图案一致。另一面刊刻乾隆御制诗三首,第一首落款“己亥”,显示创作时间为乾隆四十四年,说明石屏的制作不早于此。(图9)周围环绕石柱八根,每根上刻“兰亭八柱”之一。

图9 圆明园“兰亭八柱亭”的石屏背面。来源:陈辉:《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年晋永和——〈兰亭八柱帖〉帖石与清廷的流觞曲水》,《中国书法》2012年第1期,第58页。

综合以上推测,禊赏亭内所设兰亭石屏的形式也应一面为“图”、一面为“记”,图的内容很可能即贾全所刻《兰亭记图》,记的内容则可确定为“兰亭八柱”之八的“弘历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

(二)捧杯仙人

兰亭刻石之外的陈设物见载于陈设档。现存禊赏亭陈设档共三部,其中道光档一部、光绪档两部[27]。(图10)从档案来看,禊赏亭的陈设相对简单和固定。道光年《抑斋禊赏亭古华轩旭辉庭惬志舒怀册档》(陈581)记载,禊赏亭内陈设:

铜掐丝珐琅镶白玉三块如意一柄,

紫檀边糊文锦玻璃容镜一件,

红雕漆有盖痰盆一件,

竹边股扇一柄,

红彩漆仙人十一个(内有破坏),

银渡金杯十一个。

图10 三部禊赏亭陈设档(故宫博物院藏)

光绪年《抑斋禊赏亭古华轩旭辉庭惬志舒怀陈设》(陈540)与《抑斋陈设档》(陈548)的内容一致:

紫檀大理石文榻一张(破坏):

红白毡二块(虫吃、无存),

衣素坐褥一个(破坏),

竹边股扇一柄。

花梨木香几一件(破坏):

青绿周蟠云壶一件。

花梨木香几一件(破坏):

铜掐丝珐琅方樽一件。

铜掐丝珐琅绣墩十二个,

五彩漆仙人十一个(内有破坏),

银镀金杯十一个。

双峰兢秀英石山一件,

奇峰迎夏英石山一件。

紫檀边镶铜字对一副(铜字不全)。

在光绪档(陈540)中,对道光档记载过的六件器物均标注“对过”,其余标注“现设”,表明该档案在造册时,同时参照了道光档和现场实物。鉴于如意、容镜、痰盆、股扇等器物通常陈设于宝座之上,而禊赏亭宝座(罗汉床)在乾隆四十一年档案中已经出现,故推测道光档实际上并不记录家具等非器物类的陈设。并且,从光绪档来看,不载于道光档的器物大多状态不佳(文中记为“破坏”、“不全”),想必陈设时间已经较长。可以推测,除去铜壶、方樽及一对英石山子无法确定外,其余陈设至少从道光时期一直延续到光绪时期。

那么,道光时期的陈设是延续乾隆时期的旧物,还是后期的改陈或增设?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禊赏亭陈设的类型进行分析。从光绪档来看,禊赏亭的陈设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遍存在于宫廷建筑内部的陈设物,如屏风、宝座(上设如意、容镜、痰盆、股扇等)、香几(上设古或仿古器物)等,可称为“一般陈设”;一类是陈设于建筑外部的器物,如匾额、对联、石山等,可称为“室外陈设”;这两类均可视作程式化的陈设物。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以上两类的陈设物,也即承载该建筑独特功能及文化蕴含的器物,本文称其为“特殊陈设”,对于禊赏亭而言,是“铜掐丝珐琅绣墩十二个”、“五彩漆仙人十一个”和“银镀金杯十一个”。(表1)下文将着重讨论三者的具体内容及安设时间。

表1 禊赏亭内的陈设器物

十一金杯应属十一仙人的手持之物。这种“捧杯仙人”的陈设物,在乾隆初年的养性斋流杯亭曾出现过:

(乾隆五年,1740)六月十三日,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等交仙人捧杯莲花盘纸样二张,传旨将仙人用阿哥里做,其莲花盘用椴木做,漆的□量做活的,要盛水稳妥,验准呈览再做,钦此。

于本年闰六月十六日,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将照纸样做得仙人捧杯莲花盘大小二件持进,交太监高玉等呈览。奉旨着照仙人捧杯大些莲花盘样式,做福禄寿仙人三件,各要珐琅杯一件。再照仙人捧杯小些莲花盘样式,做男八仙八件,各配铜錾花镀金杯一件;女八仙八件,各做银錾花杯一件。仙人俱要各样款式,捧杯仙人亦要各样款式。再按养性斋流杯亭池内之尺寸,亦照此各样仙人捧杯样式再做十九件,钦此。

于乾隆六年(1741)二月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做得彩油木胎男八仙八件(随彩油莲瓣木托八件),彩油女八仙八件(随彩油莲瓣木托八件),彩油福禄寿仙人三件(随彩油木托三件)、黄地珐琅杯三件、银杯八件、镀金杯八件俱持进交太监高玉等呈进,讫。[28]

同时进行的,还有流杯亭的水法:

乾隆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传旨,御花园养性斋流杯亭水法着刘山久找看,钦此。

于本日司库刘山久看得流杯亭水法,须得春暖时灌水试看,如若地沟渗漏,起地面找地沟内有渗漏之处收拾等语,交太监高玉转奏。奉旨明年春暖时将缸内水灌满试看,若地沟不通即不必动,钦此。

于乾隆六年五月初三日,司库刘山久代领匠役进内收拾完,讫。[29]

乾隆六年二月初三日,司库刘山久来说:太监高玉等传旨,御花园养性斋着收拾地沟,安锡管子,钦此。

于本年四月初二日,司库刘山久将地沟收拾好、安管子完,讫。[30]

由此可知,乾隆五至六年,整修了养性斋流杯亭地沟,安设锡水管,使之能够通水。并按照水道的内尺寸,配做了福禄寿三星和男女八仙共十九个捧杯仙人。鉴于捧杯仙人的制作细节如此完备,这应是乾隆时期第一次制作此类器物。

之后,乾隆帝兴致不减,继续仿照养性斋流杯亭的仙人样式,制作了瀛台流杯亭、避暑山庄曲水荷香的福禄寿三星和男女八仙:

(乾隆六年)二月初四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高玉等传旨:着照先做过福禄寿三星、男八仙、女八仙照样再做一分,瀛台流云杯亭用,钦此。

于本日(九月二十九日)司库白世秀将男八仙八件、女八仙八件、福禄寿三星持进,交太监高玉等呈览,奉旨将女八仙送往瀛台。男八仙、福禄寿三星俟配象牙牌子,做得时一同呈览,钦此。[31]

十月初二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等传旨:着将男八仙并福禄寿三星、珐琅杯三件、铜镀金杯八件送在热河用。俟员外郎常保、催总窝贺往热河去时将此男八仙等帯去,钦此。

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栢唐阿、张文辉将珐琅杯三件、铜镀金杯八件并男八仙八件、福?寿三星三件送赴装修处,交员外郎常保收讫。[32]

结合两份档案可知,最终陈设于瀛台流杯亭的仅为女八仙,而避暑山庄曲水荷香的则是福禄寿三星+男八仙。乾隆九年(1744)的御制诗《题瀛台流杯亭》记录下了这种“仙人捧醇酎”的趣味陈设:“凭栏俯碧流,佳景喜相酬。素色因心凈,清音与耳谋。仙人捧醇酎,春鸟弄箜篌。恶旨思前戒,盈科悟进修。”[33]

禊赏亭的捧杯仙人,在形式上延续了避暑山庄“福禄寿三星+男八仙”的十一仙人模式,但制作时间要晚至乾隆四十三至四十四年(1778-1779)。同期完成的还有圆明园坐石临流的十一仙人:

(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十一日,员外郎四德来说:太监厄勒里交彩油八仙人八件、彩油福禄寿仙人三件、彩漆莲辧托盘一件,传旨:仙人脸像形式样款不好,着交同德带去,交与舒文,仍用舒文,仍用旧胎股,另改做。照莲瓣托盘上漆木一样,重漆见新,照样再成做一分,各随银镀金杯,得时交宁寿宫,钦此。

于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将苏州送到彩油八仙人一分、见新八仙人一分呈进,讫。[34]

(乾隆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将苏州送到……彩油福禄寿八仙人一分、见新福禄寿八仙人一分……持进交太监厄勒里呈览。奉旨……新做仙人交宁寿宫、见新仙人交圆明园……钦此。[35]

以上多处流杯亭制作捧杯仙人的记录显示,除养性斋流杯亭为首次成做外,其余流杯亭均为仿制,也即所有仙人的形制均应相似,想必这也与流杯池有固定的建筑法式相关[36]。这些捧杯仙人的具体情况,可参看嘉庆十二年(1807)拆盖清夏斋流杯亭时新作仙人的档案。文献显示,每件仙人由莲花托(径五寸八分、高一寸九分)、莲蓬(应嵌于莲花托中部,径三寸二分、高一寸四分),木质身体(高三寸七分、宽二寸七分、厚二寸三分)和象牙头部(高一寸五分、宽一寸、厚八分)构成,即一件总高约八寸五分(合27.2厘米)、最宽处约五寸八分(18.56厘米)的漆木塑像:

今为成做:楠木胎画彩漆仙人八件,每件内:下莲花托一件,径五寸八分、高一寸九分。(刁莲花围长一尺七寸,折宽二寸二分,彩漆同。)

底面径三寸六分里子一块。(折径五寸六分,硃漆。)

莲蓬一件,高一寸四分,径三寸二分。(墙子围长六寸,折高一寸四分,顶面径三寸二分,碌漆,木匠四分工,刁匠三工八分。)

仙人一件,身高三寸七分,宽二寸七分,厚二寸三分。(内五面刁活,高三寸七分,均围宽五寸四分,彩漆同。木匠二分,刁匠十工五分。)

象牙面像,高一寸五分,宽一寸,厚八分。(内刁活折高一寸五分,均围宽二寸八分,木匠一分,刁匠四工二分。)

以上八件共用楠木尺方一尺三寸八分,象牙三斤四两,木匠五工五分,刁匠一百四十八工,共匠一百五十三工五分。计工银二十三两一分三十九厘。[37]

仙人手持杯式样为“银镀金钟”,总高一寸一分(合3.52厘米),带足,底径六分(合1.92厘米),身中部口径也约一寸一分(合3.52厘米):

今为做……银镀金钟八件,各高一寸一分,每件内:足一件,围长一寸八分,三面折宽三分,底径六分(二面)。身折长一寸一分,均围宽三寸四分(二面)。

共折见方寸六十八寸四分八厘(每寸用金八厘)。镀金叶五钱四分七厘,家匠三工,饭银一钱八厘。[38]

从仙人头身比约为1∶2.5来看,应为坐姿,这样易于在流动的渠水中保持稳定。而捧杯的尺寸则符合真实器物,结合陈设档将仙人与捧杯分开登记的情况,推测杯子应可从仙人手中取下,用于雅集觞饮。(图11)

图11 捧杯仙人示意 恭王府博物馆郝黎绘制

(三)十二绣墩

“铜掐丝珐琅绣墩十二个”的设置颇耐人寻味。从禊赏亭明间的面积来看,很难容纳十二绣墩。并且,为何要设置十二绣墩呢?以下试作一大胆猜测。

前文所引乾隆四十一年倪承宽诗谈到了“乔佺”,“乔”即王子乔,西汉刘向《列仙传》载其为“乘鹤仙人”:“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39]“佺”则指“偓佺”,《列仙传》载其为“采药仙人”:“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40]“乔”、“佺”并称,显然是用以指代仙人。然而倪承宽作此诗时,禊赏亭仙人陈设尚未成作,诗中的乔佺应不是指捧杯仙人。而诗中又说“诗言其志”,故此处的仙人应是指代兰亭雅集中的人物。

前述《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和《弘历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中均有“至此已(以)下十一人兼有五言”的记载,(图5、图6)说明在兰亭雅集中,共有十一人作四言诗和五言诗各一首,他们是: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袁峤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表2)

表2 兰亭雅集中咏诗两首的十一人

十一诗人之数与十一仙人吻合。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即乾隆四十四年做成的禊赏亭捧杯仙人,虽然在数量和形式上与乾隆六年避暑山庄仙人相同,但其内涵却发生了变化?从活计档有关仙人“改脸”的记载来看,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禊赏亭的设计构思,应早于乾隆三十七年,与乾隆三十五年董其昌全卷的发现与拼合处于同一时期。而内部陈设的完成,则应晚于仙人成做的乾隆四十四年,这与合编兰亭八柱的时间重合。董卷的拼合,可视作兰亭八柱工程的开始,八柱的合编,则意味着这一工程的完成。极有可能的是,禊赏亭和坐石临流两处流杯亭,分别作为这一头一尾两个重要事件的纪念碑。也正因如此,禊赏亭和坐石临流均采用“兰亭刻石+十一仙人”的陈设模式,与乾隆初年养性斋、瀛台、避暑山庄的流杯亭陈设模式有所不同。区别在于,禊赏亭的刻石仅为“兰亭八柱”第八的内容,而坐石临流的刻石则包含了“兰亭八柱”的全部。

图12 (明)黄宸《曲水流觞图》卷所绘兰亭雅集场景(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禊赏亭融合叠石堆山、茂林修竹、御笔刻石、曲水流觞、仙人捧杯等元素,用空间的语汇再现了兰亭修禊这一历史文化盛事。十一仙人作为兰亭雅集中十一诗人的象征,被安放在流觞曲水之畔,手捧金杯,正如永和九年兰亭雅集中的场景。(图12)问题是,为何不是十一绣墩配十一仙人?这多出来的一个绣墩究竟为谁而设?答案很显然,能与十一位留名青史的诗人平起平坐的,自然是一生作诗四万余首的乾隆帝。这第十二个绣墩,正是留给这座花园的主人。

五、结论与讨论

至此,本文已明确禊赏亭中的“五彩漆仙人十一个”、“银镀金杯十一个”和“铜掐丝珐琅绣墩十二个”为乾隆时期的陈设物。而乾隆四十一年制作铺垫时提到的“罗汉床”应即陈设档中的“紫檀大理石文榻”。由此可以推测,光绪档所记载的陈设器物,不仅可以上溯到道光时期,还可进一步上溯至乾隆时期。这说明光绪二十年的落架重建,既未改变禊赏亭的建筑形制,也未对内部陈设有大的改动。从光绪档的行文顺序来看,其所载器物的分布是由内及外的,即文榻及其上器物位于亭内明间,一对香几及其上器物在文榻两侧,十二绣墩很可能在东西进间,十一仙人手捧银镀金杯,立于流杯池的水道中,通水后或可浮动。一对英石山子和一副铜字对联则位于亭外的地面和柱上。(图13)

图13 禊赏亭原状陈设的空间复原(底图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提供,作者自绘)

禊赏亭是外部环境、建筑本体与内部陈设相结合的绝佳案例,但却并非孤例。乾隆时期,紫禁城养性斋、西苑瀛台、热河避暑山庄和圆明园等处均设置流杯亭,其建筑形式和陈设主题也比较类似。早期流杯亭安设“福禄寿三星+男八仙+女八仙”(养性斋)、“女八仙”(瀛台)、“福禄寿三星+男八仙”(避暑山庄),或可称之为“仙人模式”,寄托的是求福求寿的心愿。而中后期宁寿宫、圆明园的流杯亭,不再使用“仙人模式”,而是改为“兰亭刻石+十一诗人”,彰显的是文人隐逸的思想。从“仙人”到“诗人”,近四十年光阴带给乾隆帝的,不止文化领域的建树,更有空间审美的进益。

图14 禊赏亭老照片(故宫博物院藏)

遗憾的是,民国时期清室善后委员会所编《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并未记载禊赏亭文物,而老照片所反映的禊赏亭建筑破败不堪,陈设荡然无存。(图14)缺少这些资料,也就很难确定禊赏亭文物是否尚存。即使有幸留存,也很难从故宫博物院的海量文物中筛选出这些器物,恢复禊赏亭的原状陈设。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字里行间,想象禊赏亭曾经的兰亭刻石和捧杯仙人,体会乾隆帝以建筑空间为文化工程立碑的良苦用心。

本文受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宫廷原状陈列的历史与理论》(KT2020-02)、《英才计划》资助。感谢故宫博物院汪亓、郭福祥、王子林、韩倩及恭王府博物馆郝黎等诸位研究馆员的宝贵意见!

——————————

注释:

[1] 观箴文献中心:《清代御制诗文全集》数据库,《清高宗御制诗四集》,第33卷,第804页。

[2] 前揭 《清代御制诗文全集》数据库,《清高宗御制诗五集》,第69卷,第302页。

[3] 赵丽红:《以兰亭为主题装饰的内廷器物》,《中国书法》,2012年第1期,第90-97页。

[4] 王其亨、官嵬:《宁寿宫花园点睛之笔:禊赏亭索隐》,载中国紫禁城学会编:《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第329-343页。王子林:《宁寿宫花园主题考释》,载中国紫禁城学会编:《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上》,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第79-111页。

[5] 如赵光华:《禊赏亭之“禊”源流小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3期,第69-71页;姜舜源:《禊赏亭畔话流觞》,《紫禁城》,1990年第4期,第41-43页;俞显鸿:《“曲水流觞”景观演化研究》,《中国园林》,2008年第11期,第47-51页。

[6] 如卢绳:《北京故宫乾隆花园》,《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6期,第36-41页;许以林:《宁寿宫的花园庭院》,《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年第1期,第70-80页;李乾朗:《禊赏亭》,《紫禁城》,2011年第9期,第27-29页;倪斌、李大平:《宁寿宫花园园林设计思想流源与建筑形制变异》,《紫禁城》,2011年第11期,第18-21页;张淑娴:《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乾隆皇帝的造园理论和实践》,《故宫学刊》,2012年第1期,第107-122页;王时伟、刘畅:《金界楼台思训画 碧城鸾鹤义山诗:如诗如画的乾隆花园》,《紫禁城》,2014年第6期,第33-59页;李越:《从乾隆花园的营建技艺看一代皇帝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年第4期,第31-37页。

[7] “表面”的概念参考乔迅:《魅惑的表面:明清的玩好之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8]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奏为修建宁寿宫殿宇房座估需工料银两事折”,奏销档315-075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9]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奏为报销宫内各处用过缎纱布匹事折附宫内各处用过缎纱布匹细数清单”,奏销档344-098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0] 嘉庆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宁寿宫西路粘修禊赏亭等项所需物料清册”,营造司05-08-030-000045-0022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1] 嘉庆二十三年七月初五日,“奏为遵旨查勘宁寿宫畅音阁建筑损坏情形事折”,奏销档489-066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2]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呈办修理宁寿宫两路禊赏亭等估需工料银两事”,《长编》67616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3] 光绪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奏报遵旨查勘宁寿宫殿宇应修情形折”,奏销档812-091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4]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十日,“奏呈遵旨修理宁寿宫需用钱粮数目清单折”,奏销档812-163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15] “总管内务府大臣奏重建禊赏亭工程事”,转引自方裕瑾:《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宁寿宫内改建工程述略》,载中国紫禁城学会编:《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第262页。

[16] 郭泓:《故宫宁寿宫花园建筑彩画及其保护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90页。

[17] (清)于敏中:《钦定日下旧闻考》卷18,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9页。

[18] 同注[1],《清高宗御制诗三集》,第86卷,第629页。

[19] 观箴文献中心:《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数据库,第33册,第572页。

[20] 同注[1],《清高宗御制诗四集》,第51卷,第85页。

[21] 同注[19],第41册,第793页。

[22] 同注[1],《清高宗御制诗四集》,第56卷,第162页。

[23] 同注[19],第42册,第678-680、699-701页。

[24] 同注[1],《清高宗御制诗四集》,第56卷,第164页。

[25] “弘历临董其昌书何延之兰亭记”的内容为唐代何延之对王羲之书写兰亭序全过程及此序收藏、传世、临摹、著录及殉于唐太宗昭陵的系统性记述。

[26] 同注[1],《清仁宗御制诗》,第1册,第123页。

[27] 目前所见三部档案的影像资料均未显示立档时间,但据刘畅的研究,分别为道光十七年(1837)的一部和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两部。参见刘畅:《故宫宁寿宫花园内檐装修调查与解读》,《建筑史》,2005年第0期,第72-81页。经垂询作者,具体证据现已不可寻,或可作为参考。

[28] 同注[19],第9册,第467页。养性斋流杯亭今已不存,其具体位置不明。

[29] 同注[19],第9册,第399页。

[30] 同注[19],第10册,第154页。

[31] 同注[19],第9册,第722页。

[32] 同注[19],第10册,第310页。

[33] 同注[1],《清高宗御制诗初集》,第44卷,第344页。

[34] 同注[19],第41册,第412页。

[35] 同注[19],等42册,第500页。

[36] 《营造法式》记载了两种流杯渠制式,其渠道尺寸相同,均为广一尺、深九寸。见(宋)李诫撰、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影宋钞本营造法式》,故宫出版社,2017年,第 135-136、743-744页。

[37] 嘉庆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日,“为实销成做清夏斋流杯亭内楠木胎画彩漆仙人等项共用工料银两事”,油木作05-08-030-000106-0045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8] 嘉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为实销成做清夏斋流杯亭应用银台钑镀金杯等项共用工料银两事”,金玉作05-08-030-000106-0057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9] 王叔岷:《列仙传校笺》卷上,中华书局,2007年,第65页。

[40] 同注[39],第11页。

作者简介

徐斌,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研究馆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史、宫廷原状陈列、中西文化交流。

北京坊成时尚新地标 老字号生意冷热不均

跨过牌楼,人就从北京坊来到了前门大街

北京坊的PAGE ONE书店

工作日中午前门大街南口难得冷清

“到了前门,你最爱哪家店?”如果这是一个面向年轻人的街头调查问题,恐怕出现最频繁的答案莫过于这些:Page One书店、星巴克臻选旗舰店、英园、北平花园、无印良品酒店、铃木食堂、春风习习图书馆。这其中,五家都在北京坊。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前门商圈,随着北京坊的横空出世,再度成为北京的时尚新地标,一个古色古香的“打卡”之地。而更多人也在关心,几步之遥的前门大街,何时也能打造出一批热门店。

“最美书店”

一年迎80万人

“周六,咱们再去北京坊逛一次吧。”周四晚上8点,小妍在微信群里向三位好友发出了邀约,“咱去把种草的地儿都玩了。”

数月前,女生四人组第一次来到北京坊,从上午11点到晚上9点,整整待了10个小时。第一站,是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Page One书店,图书种类丰富不说,层次感十足的工业设计风,让女生们停不下拍照。“一整面的书墙,在点点灯光的照射下,仿佛是把星空装了进来。”

午餐,在无印良品酒店的一层,在极简的木质家具中,一份简餐温暖了人的胃。随后,四人沿着街区的胡同肌理,在建筑与建筑之间穿行,欣赏露天美术馆,走累了便去喝了杯咖啡,晚餐则挑选了一家可以坐在室外远眺前门风景的法式餐厅。

“听说那里的英式下午茶也不错,还有一家文化博物馆,一家有个性的家具店,周末的时候一定都得去到。”小妍说。

在一条街区逛上大半天,这在北京坊并不稀奇。以百年劝业场为核心的建筑群,自打2017年亮相后,就被定位为“新中式生活体验区。”多元与融合,是这里的关键词,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锋,庄重与跳跃,每一种元素存在于同一空间内,却似乎并不突兀。

两年间,北京坊迅速跻身于北京最时尚的地标之类。据统计,节假日里,这里的单日有效消费客流已超过4万人次,其中八成以上是本地消费者。Page One书店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书店接待客流近80万人次,单日销售额超10万元,其中慕名前来的客群主要是20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

天街老字号 冷热不均

北京坊火了,与之几步之遥的前门大街在对比下却显得有点儿落寞。开街11年后,这里能吸引来的主要还是外地游客。

2月26日中午11点30分,记者走访了前门大街。跨过廊房头条的牌楼后,人便从北京坊到了前门大街,周围的说话声中也开始出现各种方言。和夏天的旅游旺季不同,2月末的“天街”,少了攒动的人头和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公共休息椅不再一座难求,就连孩子们最喜欢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门口,如今也没有了等候的人群。

记者注意到,此刻来到前门大街的游客,绝大多数都是两三人为一组的自由行,有着明确的逛街目标。记者跟随其中两个游客的脚步后发现,在主街上走一走、拍了照后,两人便直奔全聚德烤鸭店,“就是想吃口北京老字号的烤鸭。”自称姓崔的女士告诉记者,吃完烤鸭后,她还想给亲朋好友买点伴手礼。

作为前门大街的特色,老字号一直是街区的“主力军”。仅以前门大街的主街来说,从北到南,人们依次能看到大北照相馆、四联美发、同升和、天福号、丰年灌肠、全聚德、尚珍阁、都一处、馄饨侯、吴裕泰、稻香村、庆丰包子铺、隆庆祥、荣宝斋等老字号店铺。然而,老字号与老字号之间,受关注的程度却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

12点30分,小小的丰年灌肠门口,等候的客人已从店内站到了店外,而同升和、尚珍阁两家老字号店铺,在记者走访期间却罕见有外地客人进入。

北京神舟国旅集团的导游韩群也告诉记者,外地游客光顾频率最高的店,便是前门食品商场、全聚德烤鸭和同仁堂。相对的,游客对其他类型的老字号或非遗体验店总体兴趣并不高。

非遗体验馆 如今没了体验

非遗门店,则是前门大街上另一个占比较高的类型。2013年,前门大街提出了“文化体验消费一条街”的新定位,随后,一批非遗馆便陆续出现在前门大街上。如今,人走在这条商业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遇到一家体验馆,万事利丝绸文化体验馆、刘氏竹编馆、安徽非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宜兴传统文化店、传统文化艺术中心、华韵艺轩……

虽然写着非遗,但如今,这些门店里基本只做产品的展示和售卖,消费者们想要体验却几乎不可能。在刘氏竹编馆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竹编产品都是售卖的,没有类似竹编教学的体验课程,“除非您是10人以上的团队,在我们这购买最低125元的产品,我们才可以为您安排,坐在馆内编织。”安徽非遗馆内,宣纸、毛笔、徽墨、砚台,文房四宝散发着香气,可消费者在这里同样没有机会见到大师写字,或者体验下怎么写毛笔字。

记者从街头走到街尾,唯一一家有体验项目的门店,便是华韵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不过,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这里只有皮影戏这唯一一种固定的体验项目,50元一位。而就在去年,市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还能体验到皮影戏、画风筝、制陶、折纸等。“现在对非遗感兴趣的年轻人太少,店里效益差,所以慢慢地都把体验环节给撤掉了,只做产品的展示和售卖。”一位工作人员在聊天中提到。

然而,没有了体验的嵌入后,非遗馆内的文化味就显得与人距离更远了,动辄三五百的文创产品显然吸引不到太多的客流。在记者走访的两个半小时内,前门大街上的每家非遗馆内都是门可罗雀,记者常常是走进店内的唯一一人。

创新

引入故宫IP求变化

一条文化体验消费街,少了体验,少了人气,究竟该怎么持续下去?显然,前门大街的运营方也在思考。记者走访时发现,就在丰年灌肠的对面,一家故宫淘宝前门快闪店正在装修中,从玻璃橱窗往内看去,快闪店已经开始布展,故宫里售卖的文创产品未来将会出现在门店内。这也将成为故宫这个大IP在前门大街的首次亮相。

2018年,故宫和东城区共同签署了一项《故宫-前门项目合作协议》,计划让原本限定于宫墙内的各类文物展走出宫墙,前门大街就是一站。根据披露,首批将进驻前门大街的两家门店,一是“冰窖餐厅”,主打传统中国风味菜,价格不高,品质很好,让更多人在前门大街就能体验到独特的故宫“皇家味道”。另一家,就是故宫文创店。此外,东城区也打算将文物修复作为一种教学展示引入前门大街,邀请知名的文物修复大师和工匠在前门现场修复珍藏的文物,让游客和孩子现场观摩,了解故宫中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这个展示、交流、观摩、互动于一体的场所将被定名为“非遗42工坊”。

观点

文化传承与现代性融合

“无论是北京坊还是前门大街,老城内的商圈,都面临着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现代人的时尚生活方式相融合的共性问题。”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谈道,北京坊能有众多的“网红”店,就是因为在传统建筑中打造出了一种文化味十足、互动多样的体验场景,而店铺林立的前门大街,文化元素有了,却少了点商业化运营思维,没能让文化元素融合到生活方式之中,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其实,我们在老城商街的再开发中,总认为老品牌与老字号才能传承文化,这是一种误区。”赖阳说,文化传承不能固守老与新的区分,新品牌也能倡导传统文化,老字号有时也需要寻找新的方式与现代人的生活对接上。

第二种误区,就是一条商业街必须包罗万象,什么品牌都得有,形不成独特价值。“前门大街引入的非遗项目其实很好,但缺少体验,无法与消费者建立起良性互动。”在赖阳看来,非遗体验绝不是两张桌子、一副工具,被动地等着人来,而要主动地找人来。

“越是民俗的,越是世界的。”导游韩群期待着,肌体具备的前门大街,能更好挖掘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让人们愿意来“打卡”,也能在“打卡”后有兴趣、有途径去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从长度和布局上看,前门大街其实特别适合做步行街,只要有了北京味道,咱北京人自然会来。”

本报记者 赵莹莹 文并摄

索菲亚美好生活方式20暨孕婴标准重磅发布,再创行业新高度

来源:环球网

由索菲亚深度参与起草的《托育与孕婴居所内环境安全防控规范》正式发布,这一标准是业内针对孕婴空间提出的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旨在保障婴幼儿人群健康,号召全社会打造健康安全级空间。索菲亚康纯板产品甲醛释放量不仅远低于新国标ENF级,更符合本次国家孕婴网发布的标准,再创行业新高度。作为定制行业内最早关注孕婴环境安全的企业,索菲亚坚持把“环保超越”作为产品品质的第一基准,不断引领行业标准跃阶。

7月30日,索菲亚重磅发布美好生活方式2.0暨孕婴标准,索菲亚家居总裁王兵 、副总裁陈炜;国金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负责人,可选消费首席分析师赵中平;国家孕婴网副总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孕婴网企业标准《托育与孕婴居所内环境安全防控规范》课题组负责人马明;淘天集团家享生活事业部总经理恩重、家享生活天猫家装总经理冬一、家享生活新零售总经理骁捷;小红书商业部家居行业策略专家了一等一众嘉宾和数十家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索菲亚整家美好生活方式迭代,以及严苛至上的孕婴标准如何守护婴幼儿群体健康成长。

深度参与起草孕婴标准,为孕婴群体健康保驾护航

据了解,孕婴标准对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值提出了24H+和4H-两个孕婴安全级别:当人造板甲醛释放量≤0.020mg/m3,则达到24小时以上孕婴安全级;当人造板甲醛释放量≤0.024mg/m3,则达到4小时以内孕婴安全级。经中北国检(北京)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显示,索菲亚康纯板产品甲醛释放量可低至0.006mg/m3,这一数据远低于《托育与孕婴居所内环境安全防控规范》所要求的24H+孕婴安全级标准,可谓再树行业典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孕婴标准中所规定的甲醛释放量为24H+≤0.020mg/m3远优于新国标最高级别ENF级,甲醛释放限量值比ENF级低20%,索菲亚康纯板产品甲醛释放量不仅远低于新国标ENF级,更符合此次孕婴网发布的规范标准,由此可见索菲亚企业自身超严环保标准。此外,索菲亚也是首批荣获国家孕婴网颁发的“孕婴健康关爱项目推荐产品”证书的单位。

国家孕婴网副总编马明针对这一规范从行业意义及社会价值层面作出了深度解释。马明表示:“新晋父母尤为关注环保与安全,保障婴幼儿安全健康是底线,‘室内环境安全控制’对健康意义重大,而源头治理是减少伤害的有效途径,因此守护母婴居所环境安全是重中之重。此次发布的孕婴标准不仅是业内针对托育孕婴居所提出的更高的安全标准,也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标准。”

10年来索菲亚始终严守环保防线,在行业沉淀中勇立潮头。作为孕婴级环保的践行者,索菲亚已成为医院、学校、月子中心等机构的重要合作伙伴。

打造“中国定制节”IP,高定工艺899普惠消费者

此次发布会上,索菲亚特打造“中国定制节”IP,极致凸显定制的价值感。在中国定制节期间,为了让广大用户可以以更普惠的价格享受到高定工艺产品,索菲亚特重磅推出多种福利。

活动期间,六面环保喷粉工艺的格林系列、PET工艺的柔净护婴板、肤感/高光UV工艺的幻影系列、风格覆盖奶油风、法式风、中式风且拥有3D触感的3D纹理板活动以性价比拉开定制节的序幕,让消费者用低价格享受高品质产品,体验美好家居生活。

美好生活方式2.0跃阶,满足全阶段消费需求

在生活轨迹不断向前的进程中,家庭生活也随之美好变迁。秉承着“用科技和创意轻松装好家,让世界的美融入新的生活”这一宗旨,索菲亚正式发布了美好生活方式2.0,围绕五大人群,推出10大整家品类,全新打造12种多元化的整家生活方式,满足N种对家的想象,关注“家”对于大众承载着非凡的意义。

索菲亚生活方式设计和研发主导人朱亦进围绕产品跃变、标准跃变及生活跃变展开了《家,跃变越美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审美是主观的,需求是客观的,因此生活跃变不仅要研究设计风格,更要研究适合各人群,各阶段的生活方式需求;同时设计跃变需解决当下的喜好,更要满足未来的需求,设计空间要能“一键转换”人生跃变的每一个时刻。

国金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负责人,可选消费组首席分析师赵中平以《创新驱动消费质变,产品差异引领未来》为主题,从市场消费率、大消费长期展望、利好政策、消费品案例等多个方面探讨分析大消费行业竞争度提高的当下,如何利用产品力提升差异化,进而打造核心竞争力,驱动成长迭代。

淘天集团家享生活事业部策略中心商品及搜索负责人礼昕根据天猫平台消费数据,深度洞察家居生活、消费及产业的趋势,于现场作《天猫家享生活趋势报告》主题演讲。礼昕从新家具审美、智慧型家居、疗愈型家居、健康型家居、灵活性家居和兴趣型家居六大家居趋势层面进行美好家居生活趋势分享。

小红书商业部家居行业策略专家了一发表了主题为《重新想象“家生活”》的演讲。了一认为个体人生阶段的变化,会使得家“重新编排”成为必然,这种“编排”既包括对于品质生活认知/审美的不断更新,也包括居住成员变化带来的兼容不同个体需求的思考,因此母婴家居设计更需要“人感经营”。

此次发布会上,索菲亚全球品牌代言人倪妮亲临活动现场,畅聊12种生活方式的升级跃阶。倪妮称赞道:“来到索菲亚就像回家了,看到大家都非常亲切。家是永远的港湾,安全健康也是家装时首要关注的问题,能够感受到索菲亚在环保家装方面的专业和用心,也期待索菲亚未来越来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直营店、南宁市、石家庄市、南阳市、宜兴市、焦作市、丹东市、阳谷县、阜城县和二连浩特市荣获“2024年索菲亚经销商半年度综合完成率冠军”称号,倪妮与一众冠军合影留念。

索菲亚不但以更多高品质产品普惠消费者,满足消费跃阶的同时更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引领行业绿色健康家居理念不断普及。此次发布会索菲亚也再度交出了一份新答卷,无论是孕婴标准的起草践行,还是生活方式的升级迭代,索菲亚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在一次次的行业深耕与探索中,为全年龄段消费群体的健康保驾护航。未来,索菲亚也将一如既往在满足多元消费升级的同时以高严环保标准为更多消费者打造绿色健康的家居环境,全面护航亿万家庭的美好家居生活。

隔热门窗

高档铝合金门窗

高端断桥铝门窗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79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宜兴有哪些门窗公司
下一篇: 宜兴铝合金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