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洛阳人一定得去看看,豫西首座被动式建筑落成啦2、屋顶小改造 幸福大民生3、洛阳重磅发布产业链招商计划聚焦九大产业集群,设100亿专项基金
洛阳人一定得去看看,豫西首座被动式建筑落成啦
洛阳市宜阳县锦龙花园,看上去平平无奇,实则另有“玄机”——夏天能防晒、冬天更保暖,既能有效降噪音,更能助力碳中和……这栋科技范满满的建筑,就是洛阳乃至豫西地区首个建成投用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
现场体验:保温层、玻璃更厚,加装智能遮阳帘
在宜阳县锦龙花园,两栋建筑都已经建成,其中一栋已经正式对外开放。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示范房间探访。
进入体验房内,室内温度舒适,和室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屋内的一个温度控制器上,显示室内温度在20.5度,在冬天没有使用取暖设备的前提下,能保持这个温度可以满足多数家庭的基本需要。
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栋超低能耗建筑,首先在外保温层上有许多科技元素。相较于普通建筑的5到8厘米的外墙保温,这栋建筑采用了加厚且性能更优的外保温设计,保温层厚度达到20厘米,就像为我们的建筑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
所有房屋的门窗都使用新型的玻璃纤维材料,采用“3层玻璃+2层惰性气体”设计,具有强度高,热导率低的特点,达到更好的保温、降噪功能。
在建筑外墙上,还装有智能隔热设备,待夏季高温天气时,只需要在屋内操作,电动隔热帘就能自动下降,有效阻隔热量进入屋内。
此外,屋内的新风空调除湿一体机在为全屋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通过热回收模块,将原本室内适宜的冷热量保留了下来,为全屋带来舒适的温湿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建筑的采暖制冷能耗。
项目负责人介绍,依靠这一系列的智能化和科技化设施,超低能耗建筑能带来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等更加优质的体验。
节能降碳:热能循环利用,比常规建筑节能30%以上
洛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超低能耗建筑也称被动式近零能耗建筑,是指在建筑物外设置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结构层,同时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建筑。
通俗地说,超低能耗建筑基本不需要采暖和空调,室内可以常年保持相对的恒温恒湿,更好过滤和净化室内空气。
“无须使用传统建筑的空调和暖气设备,只需依靠自身优越的保温性能及气密性,从建筑技术层面利用太阳、照明、人体、电器散热等所有自然得热方式,并依靠外墙保温系统、被动式节能门窗系统、新风系统、遮阳系统,构成了超低能耗建筑的基本原理。”锦龙花园项目负责人彭新伟介绍。
2020年11月,锦龙花园项目已正式通过住建部超低能耗设计认证。按照行业检测数据,超低能耗建筑与现有常规建筑相比,可再节能30%以上,对减少排放、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洛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洛阳市将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在内的绿色建筑,预计2021年底,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2023年底,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
屋顶小改造 幸福大民生
□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王群章 曹新磊
近日,宜阳县出现明显降雨,部分时段降雨量达到大雨级别。住在顶楼,往年总为屋顶漏雨担心的市民张金团,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往年下大雨,俺家屋顶常常渗水,得用盆接,天晴后墙面发霉,墙皮还会往下掉。去年,县里住建部门用树脂瓦给俺家修了楼顶,好看耐用,再也不用为房屋漏雨操心了。”张金团家的安心来源于宜阳县目前正在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像张金团家一样,宜阳县的老旧小区大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屋顶漏水是普遍现象,加之居民在楼顶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也不时来“凑热闹”,隔三岔五的房顶漏水,更让顶楼住户烦不胜烦。
屋顶漏水已成为困扰群众多年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是老旧小区的“外伤”。解决这个“外伤”,需要对症下药。
面对小区楼顶普遍漏雨的现状,宜阳县住建局和设计单位、业主代表多次沟通,并借鉴外地楼顶改造经验,决定采用新型树脂瓦为屋顶防水主材。此材料具有质轻耐重,能减少房屋的承重量、防火耐腐、隔热隔音、绿色环保等优点。同时在屋顶四周均砌筑天沟,以防止突发大雪、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造成的雨雪量堆积。天沟底部做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为确保无渗水和漏水质量隐患发生,待找平层干透后再做两层4mm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部再进行水泥砂浆保护层,更进一步保护了防水卷材的耐腐使用寿命。另外为使整体外观统一,在主楼外拆除了原有落水管,并统一新换为PVC落水管。
据宜阳县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2022年,宜阳县计划改造76个小区,改造面积30.8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915户,这76个老旧小区楼顶将全部采用新型树脂瓦,确保2915户居民再也不为楼顶漏雨发愁。
小区屋顶防水改造的背后,是为民服务的心贴心。“这项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我们将把老旧小区屋顶防水改造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之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再也不为屋顶漏雨担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宜阳住建部门的负责人介绍。
洛阳重磅发布产业链招商计划聚焦九大产业集群,设100亿专项基金
【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15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洛阳市制造业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
《计划》明确,洛阳市将聚焦农机、轴承、机器人、铝钛、耐火材料、精细化工、光电电子器件、光伏、节能环保等9个优势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争取到“十四五”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15家以上,引进落地招商项目100个以上,九大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0亿元。同时,《计划》也分别明确了到2025年九大产业集群的规模目标。
《计划》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洛阳将组建产业链招商咨询专家组和专业招商小分队,构建涵盖高含金量招商引资普惠性政策和引入总部企业、推动以商招商、支持项目落户等特色政策的产业链招商一揽子政策体系。
同时,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洛阳市产业链招商专项基金,以投资并购、外投内引、投贷联动方式运作,支持基金招商、资本招商,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在保障用地方面。整备梳理全市产业用地地块,绘制产业空间地图并公开发布,土地指标优先保障产业链招商项目。落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应方式,完善快速落地审批机制,推动项目“即签即落地”。
强化创新协同。按照政府搭台、企业牵头、市场主导原则,各产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联盟(商协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同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优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带动产业转型。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生产、应用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商协会),建立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同类型产业联盟(商协会)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避免无序竞争。
围绕九大产业集群领域,《计划》提出了招商计划和重点,并明确责任单位。分别如下:
农机产业集群方面:
●以中国一拖为主,重点围绕动力机械、收获机械、农机具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在动力机械领域,以动力系统(国四及以上)、高端传动系统、农机专用传感器等薄弱环节为主要招商方向,发挥洛阳市农机动力机械生产规模大的优势,通过强化技术合作开展招商引资,以涧西区为主要承载地,做强大马力拖拉机版块。
●在收获机械领域,以谷物联合收获机、甘蔗收获机、块茎类作物收获机等大喂入量、多功能、高效能收获机械为切入点,发挥洛阳市配套产业成熟度高的优势,以新安县为主要承载地,做优收获机械版块。
●在农机具领域,以液压翻转犁、气吸式高速精量播种机、动力驱动耙等大型、高效、复合农机具为重点,以西工区为主要承载地,做大农机具产业版块。
●到2025年,引进落地农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20个以上,推动50家本地企业纳入中国一拖供应链体系,全市农机产业本地配套率突破40%、规模突破500亿元。
轴承产业集群方面:
●以洛阳LYC轴承、新强联、轴研所为主,重点围绕锻造、核心零部件、高端轴承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在锻造领域,依托洛阳市轴承锻件需求量大的优势,积极引进配套铸锻优势企业,以宜阳县为主要承载地,提升我市高端锻造供给水平。
●在零部件领域,围绕高精度密封圈、滚动体、保持器等核心零部件开展精准招商,提升轴承高精度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
●在成品领域,支持我市轴承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合作,打造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企业。
●围绕海上风电轴承、工程机械轴承等特大型轴承,以新安县、伊川县为主要承载地,建设特大型轴承生产基地;围绕航空航天轴承、数控机床电主轴等精密轴承,以伊滨经开区为主要承载地,建设精密轴承生产基地;围绕高端医疗装备轴承、新能源汽车轴承等高端轴承,以洛龙区为主要承载地,建设高端轴承生产基地。
●到2025年,引进落地轴承产业链上下游项目30个以上,推动40家本地企业纳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全市轴承产业本地配套率突破50%、规模突破500亿元。
机器人产业集群方面:
●以中信重工为主,以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推广应用为突破口,重点围绕机器人本体、先进控制器、高精密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加大伺服驱动、智能控制等技术在成套装备中的应用,提升智能装备产品比重。
●培育壮大机器人整机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引进落地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提升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
●以高新区、伊滨经开区、涧西区为主要承载地,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到2025年,引进落地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15个以上,推动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铝钛产业集群方面:
●在铝产业领域,以伊电集团、万基控股、中船集团725所为主,以伊川县、新安县为主要承载地,开发引进家用铝箔、电池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条;引进高端铝动车车厢、汽车壳体、电梯、建筑型材、厨具等铝型材产品,优化铝加工产品结构;发展再生铝产业,探索开展再生铝闭环回收、保级利用。
●在钛产业领域,以新安县为主要承载地,积极引进钛材熔炼、锻造项目,弥补钛合金冶炼环节短板,形成产业链中游产能优势;引进发动机整体叶盘、起落架钛部件、隔热罩等航空航天用钛合金产品,做大做强海工装备用钛合金产品,不断提升钛产业支撑能力;加大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终端新技术应用,引进钛健康产品(纯钛锅、钛涂层锅、钛保温杯)、钛体育用品(钛自行车架)等高端民用钛消费品,推动钛产业向高端民用领域延伸。
●到2025年,引进落地铝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5个以上,培育超50亿元铝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推动全市铝钛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耐火材料产业集群方面:
●以中钢洛耐、利尔耐火为主,打造国际领先的集材料、装备、技术于一体的先进耐火材料产业集群。
●加快推动中钢洛耐上市,支持中钢洛耐、利尔耐火兼并重组,实施智能化改造,打造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
●围绕高温工业提高热效率和节能减排需求,以伊川县为主要承载地,开发引进纳米绝热材料、环保纤维及模块、高品质轻质隔热砖以及环保硅质、铝镁、铝钙、铝硅金属复合耐材等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到2025年,培育百亿级耐火材料企业2家,推动全市耐火材料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方面:
●以洛阳石化、炼化宏达为主,按照“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升工艺、集聚发展”思路,重点向下游发展芳烃、烯烃等精细化工产业,通过延链补链推动石化产业规模化、系列化、精细化发展。
●加强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对接,瞄准国内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聚焦烯烃下游“补链”,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减水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功能性膜等下游终端产品;聚焦芳烃下游“强链”,积极发展PTA及下游功能性面料、差别化纤维、可降解塑料等产品。
●到2025年,打造上下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高端化工产业基地,推动全市化工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
光电电子器件产业集群方面:
●以中航光电为主,重点围绕光电产业中上游电子器件组件、光电线缆、金属构件、塑胶散件制造等环节,加大广东、江苏等地区相关企业招商力度,以洛龙区、偃师区、高新区为主要承载地,培育本地光电产业供应体系。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电子及轨道交通等多元化终端设备连接器产品,拓宽下游应用领域。
●到2025年,引进落地光电电子器件产业链上下游项目20个以上,推动全市光电电子器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光伏产业集群方面:
●以洛阳阿特斯、中硅高科为主,重点围绕光伏组件、硅光伏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在光伏组件领域,以上游银浆、氟膜,中游接线盒、背板、EVA胶,下游逆变器、支架等为主要招商方向,紧盯江苏、浙江、广东等重点招商区域,以洛龙区为主要承载地,形成光伏组件产业集聚;
●在硅光伏领域,以上游三氯氢硅制备、硅粉加工、智能化自动控制,中游高纯石墨、高纯混酸、PE包装袋,下游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等为主要招商方向,紧盯京津冀、长三角重点招商区域,以孟津区为主要承载地,打造硅光伏产业基地。
●到2025年,引进落地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项目10个以上,推动全市光伏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方面:
●以中信重工、隆华科技为主,大力发展节能装备产业,开发余热资源利用等系统化节能装备及变频控制、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术,布局智慧能源、智慧监测等配套产业,推动节能装备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积极拓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引进集成化环保治理龙头企业,提高产业专业化程度和协作配套能力。
●以锂电、氢能和碳捕集利用为重点,加快建立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体系。
●以涧西区、伊滨经开区、偃师区为主要承载地,打造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到2025年,引进落地节能环保产业项目50个以上,推动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081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