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造富神话的电商大军里,梦想、使命、网红、暴富、地位、一夜成名、改变命运,如同一个个大魔咒,令无数人为此前赴后继,欲罢不能。
这个堪称史上最公平,平凡人最有机会出类拔萃的平台,在成就成千上万个头部达人、带货主播,功成名就走向人生巅峰时,背后也倒下了一堆堆冰冷的si骨。数不尽的电商小白,带着激情与梦想而来,又带着无限哀怨和悔恨离开。
在这些数不尽的电商小白中,我们也算是其中一个,3个多月用40多万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经验教训,希望对大健康电商后来者有借鉴和反思意义……
16万亿赛道血泪史:我做大健康电商,3个月赔了40多万,幸好没放弃(上)
一、16万亿赛道的诱惑,看上去真美
2022年10-12月,注定是医疗代理行业载入史册的一段日子!这段时间国家放开疫情管控,新冠病毒一时如同山洪爆发,席卷全国各地。与疫情相关的防护物资,如N95、抗原检测一时供不应求,同期呼吸机、制氧机、血氧仪等家用医疗器械,也首次迎来行业爆发。
那是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史上第一个小阳春。机缘巧合,我们恰好踩到了这个需求点,尝到了那一波峰值的红利。也就是这一波红利,引发了我们对行业未来的深度思考!
一个传统的医疗代理机构,在医改、带量集采、DRGs制度等多管齐下的冲击下,未来何去何从已成为行业共同的焦灼。坚持,市场机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放弃,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行业机会。
所以在疫情放开后,家用医疗器械的那个日进斗金的春天,刺激着无数人敏感的神经,我们自然也不例外。我深刻意识到,坚持走传统医用医疗代理路线,很难再有更大的突破,守着现有的市场,只能坐井观天,坐以待毙。
所以那波风口过后,我仿佛看到了一丝新的光芒,随后召集团队开了两天闭门会,深度分析了家用医疗行业和大健康行业未来。我们发现无论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在预示着大健康行业的机会都已经到来了!
16万亿的市场规模,可以和房地产行业媲美,也将成为取代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的最大可能!
大健康,大未来,连马云都说下一个超越他成为首富的行业,一定在大健康领域,多么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前景啊!
而我们所思考转型的家用医疗器械,无论是淘宝、拼多多还是京东,过去三年都有着不错的增长曲线,我们相信在后疫情时代,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成长性和规模,都会有不错的机会。
而恰好此时,抖音、快手对家用医疗器械的管控,还处于小心求证、大胆假设阶段,我们预判,这将是在抖音电商最后一块蓝海市场。一旦机会成熟,管控放开,抖音电商的家用医疗器械,其前途将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那次闭门会的最后决定就是,我们要逐步转型,全面进入家用医疗器械电商行业。从一个传统的线下医疗代理机构,进入一个陌生的电商领域,说起来真的是天荒夜谈,但我们就是这样干了!
二、急功求利,得不偿失
说干就干。
毫无电商基因的我们,真的就说干就干了!但是原有线下团队一个都不愿意做电商,没有办法,我只得重新招兵买马。所幸的是,春节刚过,大量人才处于找工作阶段,不费九牛二虎之力,我就组建了一个五人小组。
有做运营的,有做短视频拍摄的,有做客服的,有做商务的,加上我这个门外汉,五个人标配版电商小组就这样成立了。
当时我们确定的产品线为血压计、血氧仪、制氧机、呼吸机四大类目,策略上想的是,用血压计、血氧仪短视频来低价引流,带动店铺的分值和粉丝,用直播来带动制氧机、呼吸机的销售。
我们以为电商这条路模式已成熟,按部就班开店引流、直播成交就是了。但是当我们真正开始运作时,发现我们想得太幼稚了。
授权是当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家用医疗器械这个版块,抖音只认可已经定向邀约和报白的品牌,其他品牌都无法在抖音上开店。所以我们当时把抖音上允许开店的品牌,全部打电话联系了个遍,最后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授权。要么就是自己做,暂时不考虑授权,要么就是授权已经开出去了。
怎么办呢?总不能因此凉拌啊。我四处找关系对接厂家资源,同时在头条上发布需求,希望对接上相关厂家。所幸的是,头条上当真就对接上了好几个知名品牌厂家,同时线下资源也对接上了一些厂家的负责人,经过沟通,最后有四个品牌愿意给我们授权。
最后经过对比,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个条件宽松的品牌,正式开工上马。
授权拿了,资质有了,我们准备上货时,发现了另一个预料之外的事。原本我们以为,家用医疗器械跟我们传统医疗代理一样,有着不菲的利润空间。等我们拿到授权,厂家提供给我们的拿货价格和市场销售价一对比,我傻眼了,利润比我们原本想象的空间,低得多得多。
如果找达人带货,扣除佣金、成本、运费、平台费,利润不到10%,甚至控制不好,可能亏损。如果按照厂家自己给达人的带货佣金标准,作为代理商必然是亏损的。
换句话说,家用医疗器械行业不适合代理商找达人带货,只适合自己直销。而我们目前真的具备强大的销售能力吗?作为一帮门外汉,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但此刻已无退路,我也不想浅尝辄止,我甚至安慰同事们说,正是有这些各方面的困难、门槛,这个行业才有我们的机会。谁先干,谁就抢占了先机!
于是团队迎难而上,硬着头脑拿了5万的货品,花了几天时间,货品上架,抖店顺利开业了。没有线下实体店开业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也没择黄道吉日,就这样直接开业了。
结果可想而知,新店开张,没有分值,没有粉丝,没有流量,真是要多冷清就有多冷清。怎么办呢?运营的伙伴说,要投流,要推广,可是投流是什么,逻辑是什么,投入产出有多大,风险可控不,我是一窍不通。
我说,这样投流可是个无底洞啊,我心里没底。
负责运营的说要不我们开个拼多多店,这一块他轻车熟路,做他以前的化妆品店,用拼多多项目快速产生收益,来弥补抖音的推广,养抖店。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想的,这个听上去很美,没毛病的策略,我竟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大约在当时看来,通过A快速盈利,反哺B,让B尽快产生效益,从公司经营层面,减少支出,从团队管理层面,出了业绩提升团队士气和信心,毫无毛病。
但谁能想到,这成了我们踩下的第一个坑。
拼多多开店我们找了国内一个知名品牌授权,采购了2万多货品和一大堆包装盒,封胶带,面单等,因为团队缺乏美工,又找外包团队做了详情页。然后产品就上线了,运营说现在需要做直通车,充值把产品排名烧上来。
我说要充多少,运营说先充个3万。有钱能使鬼推磨,在电商平台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充直通车,每天3000-5000的花,产品的排名也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爬,销量也开始起来了。
从30单到80单,到每天100多200单,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付出的代价是烧了接近7万多元。我一看这个架势,是有一飞冲天成为爆品的可能。运营也建议不熄火,继续烧钱,这个钱烧进去迟早会赚得回来,我也信了。
烧了13万多时,每天出单200多单,团队每天打包、打单、贴单、发单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可怕的是利润率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入不敷出。
运营说这是正常的,投产比目前控制得低,目的是排名烧到前三去,后面调整下投产比,达到1:1.3每天就是利润了。
好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为我不懂电商,尊重专业,我还是信了。
期间,抖音家用医疗器械店,我们主要是做短视频带货,每天早晚各两个短视频,但是数据非常不理想,播放不理想,点赞不理想,评论不理想,出单更是一动不动。看来此路不通啊,还真得投流?我开始动摇了。
拼多多烧到20万时,我让财务核算了下投资产出,累计净亏18万多(有部分销售利润回款)。运营说现在差不多可以调整了,后面每天都会是利润,我长吁了口气。运营建议要加大备货力度,为了拿到更大的优惠政策,这次我们采购了接近10万元的货品。
过了几天,数据确实起来了,出单也稳定,每天利润有3000-5000不等。这时运营建议,按照这个利润,抖音小店可以参考这个逻辑,进行投流了。
有了拼多多的数据可见,我们毫不犹豫也迫不及待的选择了千川投流。还是同样的套路,差不多的打法,我们投了好几万进去,短视频推广、关键字搜索,双箭齐发。不到一个星期,数据还真的渐渐略有了变化,于是我们趁热打铁,又投了几万。
就在我们盯着抖音大力出奇迹的时候,拼多多突然出问题了!而这个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拼多多前期投入的全军覆没!
字数限制,未完待续……
—亦鸣大健康,每天都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112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