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下称凯雷集团)正在探询出售营养补给品制造商Nature's Bounty,预计此轮出售中,Nature's Bounty估值达60亿美元。
根据公开资料,Nature's Bounty是全球最大膳食补充剂公司,素有保健品行业的“大众”之称。2010年,凯雷投资以38亿美元收购其100%的股权,曾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
Nature's Bounty当前整体增长乏力,业内人士对其60亿美元的报价持有质疑态度。
近几年来,Nature's Bounty一直坚持收购扩张战略,但从财务数据来看,这家保健品公司的发展并不理想,增长速度较2010年以前有明显下滑。
过去3年,Nature's Bounty的收入几乎停滞不前,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
比总收入停滞不前更糟糕的是,这家公司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在凯雷收购的2010年尚有4.25亿美元,但到了2015年,仅为3.56亿美元。
在这样的业绩前提下,凯雷集团想要以60亿美元甩手出售The Nature's Bounty,可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凯雷集团开出如此高的价格可能与其业绩压力有关。
过去的一年,凯雷集团直到第三季度才扭亏为盈。该季度备受业界关注的盈利指标经济净利润(包含现金收益和未实现投资价值变化在内的净利润)为6970万美元,每股收益为21美分,相较2015年同期的经济净亏损为1.403亿美元,每股亏损为43美分大有好转之势。但这一成绩未达到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同期内,可被支付给股东的可分配利润于这一季度下降至2.28亿美元,合税后每股收益为66美分,相比之下2015年同期分别为2.44亿美元和74美分。
回报率下降,凯雷集团试图抛售手中的投资项目,并急于卖个高价并不足奇。分析人士称,随着所面对的资本规例愈趋严谨,加上私募股权业务利润的下降,为精简架构及减低所面对的风险,私募股权业务可能被逐步缩减。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为止,凯雷集团的资产管理总额为546亿美元,低于2015年同期的631亿美元和2016年第二季度末为止的576亿美元。
目前,凯雷投资这笔出售并没有更多消息。有媒体报道指出,尽管凯雷投资将优先选择整体出售The Nature's Bounty业务,也不排除The Nature's Bounty也会考虑将业务分拆出售。
从财报来看,Nature's Bounty在中国市场占比正在逐年增加,潜在买家来自中资机构的概率大增。
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作为公司主要品牌之一的Nature's Bounty(自然之宝)品牌,其在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此后,销售额经历飞速增长到稳定增长的发展过程。据Euromonitor数据,自然之宝终端零售销售额从2007年的1140万元上升至2015年8.96亿元,CAGR(即复合年均增长率)111%;2012年起自然之宝销售额增速放缓,2011年至2015年CAGR 13%,但仍高于美国市场的5%。
本文地址:http://www.cj8845.cn/1134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